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兴南兴化人。乾隆三年进士,官山东潍县知县,有政声。在任十二年,囹圄囚空者数次。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去官日,百姓痛苦遮留,家家画像以祀。先生为人,疏宕洒脱,天性独挚,工画兰竹,兰叶用焦墨挥毫,以草书之中竖长撇法运之;画竹神似坡公,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有别致,以隶楷行三体相参,圆润古秀;楷书尤精,惟不多作。诗近香山、放翁,吊古诸篇,激昂慷慨。词亦不肯作熟语。时有“郑虔三绝”之目。所著有《板桥诗钞》,手书刊刻于世。集后附刻家书数篇,情真语挚,悱恻动人。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官山东潍县知县 官:官吏B.忤大吏 忤:得罪,触怒C.家家画像以祀 祀:供奉D.工画兰竹 工:擅长2.同“家家画像以祀”中“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以岁饥为民请赈B.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C.以隶楷行三体相参D.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3.下列短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有政声——有善政的名望B.乞病归——以有病为由请求辞官回家C.去官日——距离作官的日子D.作熟语——用一般人常用的语言4.以下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郑虔三绝’之目”的一组是( )①疏宕洒脱,天性独挚 ②工画兰竹③画竹神似坡公 ④以隶楷行三体相参,圆润古秀⑤诗近香山、放翁 ⑥词亦不肯作熟语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板桥的品德很值得称道。他尽管只做了十二年县令,但他政绩卓著。B.郑板桥关心人民疾苦,虽然得罪了上司大官,却深得百姓拥护。C.郑板桥性格诚挚,富有真性,但为人放荡不羁。D.说他“画竹神似坡公”,“坡公”,即苏轼;“诗近香山、放翁”,香山,即白居易;放翁,即陆游。
网友回答
答案:A,B,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