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举行“感长征精神,走精彩人生”主题演讲比赛

发布时间:2020-07-28 09:21:47

如上

网友回答

老师们,同学们! 1934年10月,为了粉碎敌人的围剿,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漫漫长征路上,红军克服了雪山草地,乌江天险,大渡激流等重重的艰难险阻,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更留下了《一碗鱼汤》,〈艰苦的岁月〉等感人落泪的故事!
  如今,长征向世界宣告的革命理想已经成为现实。重温长征,我们不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程,饮水思源,我们要用心去铭记长征精神,用行动去践行长征精神,把它完全融入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同学们,弘扬长征精神,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念,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从而积极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潮流中,在拼搏中成长,在成长中拼搏,让人生充满价值,让青春更加精彩。今天,我们弘扬长征精神,让我们结合实际,不断赋予其时代性的内涵。它,是一种勇气,它,是一种追求,它,还是一种至高的品格!我们大学生在传承和宏扬中华文明,追求高品位文化知识,为建设和谐校园而努力时,我们要吃苦耐劳,要奋发向上、还要团结与和睦。
  因此,同学们,我们要铭记这民族的精神,这时代的精神。当我们听着一首首昂亢的红歌,当我们憧憬着秋天金黄色的理想时,让我们默默献上我们崇高的敬意。纪念长征,缅怀格命先辈,让我们名记伟大壮举,续写光辉历程,共创和谐美院美好明天。

网友回答

红色经典,不灭的精神 曾几何时,波涛汹涌的大渡河畔,响起了红军“嗒嗒”的马蹄声;曾几何时,冰封雪盖的夹金山上,驻扎着红军长征的营地;曾几何时,峰峰如剑,直入云霄的娄山关前,流传着红军可歌可泣的故事!
  从岷山到草地,从瑞金到湘江,从遵义到延安,二万五千里的长途跋涉,红军保存了有生力量,完成了一次重大的战略性转移,剑锋直指日寇,血染华北,挽救民族于危亡。在茫茫的沼泽地,多少红军将士相继倒下、却义无反顾,他们的信念从不曾动摇;枪林弹雨中,多少革命前辈扎紧伤口重赴疆场,勇往直前,他们的灵魂永存。他们是英雄,是路标,他们是丰碑!我不能不被他们所感动和震撼。万里长征路,是人类超越自身极限的经典。其中的血雨腥风、艰苦卓绝是和平年代的学子难以想象的。险恶的环境,粮食的短缺,后有追兵,前途漫漫。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和绝望。
  红军从艰难险阻中一步步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而长征留给后人的,是一笔无法估量的财富。它蕴藏着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永恒追求的:“坚忍不拔”的精神。把目光投向自己,我们的人生不也像一次长征吗?
  我们是即将携笔从戎的国防生,无数次,我问自己,为什么选择军人这个职业?无数次,我肯定了自己:这是为了理想和信念,为了人生的历练。选择军旅,红色的肩章意味着我们比普通大学生更多了一份责任与光荣;投身国防,我们任重而道远。赋予我们力量和勇气的,是长征精神。它涵盖了很多层面:面对学习和工作中的困难,首先要战胜的是自己,战胜自己的惰性,战胜自己的恐惧,挑战自我极限。面对家庭,朋友,同学间的矛盾,我想:更应该从大局出发,以诚信为本,协调人际关系,舍弃小我,成就大我。面对事业、成就、前途上的迷惑,必须坚韧顽强、勇于开拓,不达目的誓不退缩。正是这种精神,鼓舞了一代代中国革命者前赴后继,换来了中华民族的解放,迎来改革开放的春风,与时俱进、昂首阔步掀开了历史的崭新篇章。七十年的风雨,七十年的追求,七十年的缅怀,七十年的奋斗。祖国已发生沧桑巨变,足以告慰先烈英灵。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万里长征,红色的经典,那英勇的足迹,深深镌刻在人类追求解放的史册中,为红军的后人们永远铭记和传承;那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激励中国人民走向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辉煌未来。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