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的成分和功效,香皂主要化学成分?

发布时间:2020-07-09 14:52:08

肥皂的成分和功效,香皂主要化学成分?

网友回答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肥皂配方起源于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意思是“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的时候,人们便将1份油和5份碱性植物灰混合制成清洁剂,在欧洲关于肥皂起源的传说很多,一说古罗马的高卢人,每遇节日便将羊油和山毛榉树灰溶液搅成稠状,涂在头发上,梳成各种发型。一次,节日突遇大雨,发型淋坏了,人们却意外发现头发变干净了。又传说,罗马人在祭神时,烧烤的牛羊油滴落在草木灰里,形成了 “油脂球”。妇女们洗衣时发现,沾了 “油脂球”的衣服更易洗干净。这都说明了人们用动物脂肪与草木灰(碱)皂已用千年历史。
    考古学家在意大利的庞贝古城遗址中发现了制肥皂的作坊。说明罗马人早在公元2世纪已经开始了原始的肥皂生产。中国人也很早就知道利用草木灰和天然碱洗涤衣服,人们还把猪胰腺、猪油与天然戌混合,制成块,称 “胰子”。
    早期的肥皂是奢侈品,直至1791年法国化学家卢布兰用电解食盐方法廉价制取火碱成功,从此结束了从草木灰中制取碱的古老方法。1823年,德国化学家契弗尔发现脂肪酸的结构和特性,肥皂即是脂肪酸的一种。19世纪末,制皂工业由手工作坊最终转化为工业化生产?
    肥皂之所以能去污,是因为它有特殊的分子结构,分子的一端有亲水性,另一端则有亲油脂性,在水与油污的界面上,肥皂使油脂乳化,让油脂溶于肥皂水中;在水与空气的界面上,肥皂围住空气的分子形成肥皂泡沫。原先不溶于水的污垢,因肥皂的作用,无法再依附在衣物表面,而溶于肥皂泡沫中,最后被整个清洗掉。
    18世纪法国人利用盐及石炭制作“人工苏打”,取代传统自灰烬中取出的碱汁。到了19世纪,德国人发明以电气分解食盐水来制作氢氧化钠;自此之后,苛性钠的普及,得以让肥皂从原本只有王宫贵族买得起的商品,摇身一变,变成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
    在此之前,肥皂的制造,靠的是有经验的工匠。利用油脂与碱汁的比例来调制,由于没有资料可参阅、经常因为无法凝固而重新再试。
    值得一提的是,在拓荒时期的美国,移民的人会在初春天气暖和的时候,选择一天,召集全村的人来做肥皂。
    肥皂的材料来源,是从橡树、山毛榉等木材中提炼涩汁,做为碱汁的来源,如果不够,就从暖炉的灰烬中添加。有了碱汁,再从动物脂肪或是料理用的植物油取得油脂,但一旦油水分离,就得再重头来过,到了19世纪,才有企业投资肥皂的生产。
    为什么叫肥皂?
    因为古人在黄河流域使用皂荚来洗衣服,后来到长江流域就没有皂荚树了,于是他们又发现有另一种树,其果实跟皂荚的性能一样,可以洗衣服,但是,比皂荚更为肥厚丰腴,所以,给她取名叫肥皂子,也叫肥皂果.
    后来发明了人造的去污剂的时候,依然使用了"肥皂"这个词.
    所以,虽然没有瘦皂,可是有不肥的皂,就是"皂荚".
    肥皂(粤称番碱)是一种用作个人清洁用品的界面活性剂,通常以固体块状的形式存在。
    历史
    古代不管是东西方,最早的洗涤成分不外乎都是碳酸钠和碳酸钾。前者为天然湖矿产品,后者就是草木灰的主要洗涤成分。 肥皂的发明据传是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传说在西元前7世纪古埃及的一个皇宫里,一个腓尼基厨师不小心把一罐食用油打翻在地下,他非常害怕,赶快趁别人没有发现时用灶炉里的草木灰撒在上面,然后再把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234333265这些混合浸透了油脂的草木灰用手捧出去扔掉了。
    望著自己满手的油腻,他想:这么脏的手,不知道要洗到什么时候才能洗干净啊!他一边犹豫著一边把手放到了水中。奇迹出现了:他只是轻轻地搓了几下,那满手的油腻就很容易地洗掉了!甚至连原来一直难以洗掉的老污垢也随之被洗掉了。这个厨师很奇怪,就让其他的厨师也来用这种灰油试一试,结果大家的手都洗得比原来更加干净。于是,厨房里的佣人们就经常用油脂拌草木灰来洗手。后来法老王也知道了这个秘密,就让厨师做些拌了油的草木灰供他洗手用。
    当然,传说毕竟只是传说,未必完全当真。不过埃亚历山大城附近的埃及湖中,盛产天然碳酸钠,因此古埃及洗涤技术相对发达,发明肥皂也就不足为怪了。
    肥皂
    是脂肪酸金属盐的总称,日用肥皂中的脂肪酸碳数一般为10-18,金属主要是钠或钾等碱金属,也有用氨及某些有机碱如乙醇胺、三乙醇胺等制成特殊用途肥皂的。肥皂包括洗衣皂、香皂、金属皂、液体皂,还有相关产品脂肪酸、硬化油、甘油等。
    肥皂中除含高级脂肪酸盐外,还含有松香、水玻璃、香料、染料等填充剂。从结构上看,在高级脂肪酸钠的分子中含有非极性的憎水部分(烃基)和极性的亲水部分(羧基)。憎水基具有亲油的性能。在洗涤时,污垢中的油脂被搅动、分散成细小的油滴,与肥皂接触后,高级脂肪酸钠分子的憎水基(烃基)就插入油滴内,靠范德华力与油脂分子结合在一起。而易溶于水的亲水基(羧基)部分伸在油滴外面,插入水中。
    这样油滴就被肥皂分子包围起来,分散并悬浮于水中形成乳浊液,再经摩擦振动,就随水漂洗而去,这就是肥皂去污原理。但普通肥皂不宜在硬水或酸性水中使用。在硬水中因生成难溶于水的硬脂酸钙盐和镁盐,在酸性水中生成难溶于水的脂肪酸,大大降低其去污能力。
    肥皂的种类:
    肥皂的用途很广,除了大家熟悉的用来洗衣服之外,还广泛地用于纺织工业。通常以高级脂肪酸的钠盐用得最多,一般叫做硬肥皂;其钾盐叫做软肥皂,多用于洗发刮脸等。其铵盐则常用来做雪花膏。根据肥皂的成分,从脂肪酸部分来考虑,饱和度大的脂肪酸所制得的肥皂比较硬;反之,不饱和度较大的脂肪酸所制得的肥皂比较软。肥皂的主要原料是熔点较高的油脂。从碳链长短来考虑,一般说来,脂肪酸的碳链太短,所做成的肥皂在水中溶解度太大;碳链太长,则溶解度太小。因此,只有C10~C20的脂肪酸钾盐或钠盐才适于做肥皂,实际上,肥皂中含C16~C18脂肪酸的钠盐为最多。
    肥皂中通常还含有大量的水。在成品中加入香料、染料及其他填充剂后,即得各种肥皂。
    普通使用的黄色洗衣皂,一般掺有松香,松香是以钠盐的形式而加入的,其目的是增加肥皂的溶解度和多起泡沫,并且作为填充剂也比较便宜。
    白色洗衣皂则加入碳酸钠和水玻璃(有含量可达12%),一般洗衣皂的成分中约含30%的水分。如果,把白色洗衣皂干燥后切成薄片,即得皂片,用以洗高级织物。
    在肥皂中加入适量的苯酚和甲酚的混合物(防腐,杀菌)或硼酸即得药皂。香皂需要比较高级的原料,例如,用牛油或棕榈油与椰子油混用,制得的肥皂,弄碎,干燥至含水量约为10~15%,再加入香料、染料后,压制成型即得。
    液体的钾肥皂常用作洗发水等,通常是以椰子油为原料制得的。
    制皂工艺 :
    制皂的基本化学反应是油脂和碱相互作用生成肥皂和甘油:
    反应所得的皂经盐析、洗涤、整理后,称为皂基,再继续加工而成为不同商品形式的肥皂。
    精炼 除去油脂中的杂质。常用精炼过程包括脱皎、碱炼(脱酸)脱色。脱胶是除去油脂中的磷脂等胶质,有用水将磷脂等胶质水化,然后沉淀析出的水化法;和用浓硫酸使磷脂和类似的杂质碳化、沉淀的酸炼法。碱炼的主要作用在于除去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但由于生成絮状皂,吸附而去除了油脂中的色素和杂质。
    皂化 油脂精炼后与碱进行皂化反应。沸煮法是主要的皂化方法,皂锅呈圆柱形或方形。
    除配有油脂、碱液、水、盐水等的输送管道外,还装有直接蒸汽或蒸汽盘管,以通入蒸汽并搅匀皂料。锅中还装有摇头管,管的上口可放在任何液位以排放锅内皂料。锅底呈锥形,下有放料管可以放出摇头管排料后剩下的残液。油脂和烧碱在皂锅内煮沸至皂化率达95%左右,皂料呈均匀的闭合状态时即停止皂化操作。
    盐析 在闭合的皂料中,加食盐或饱和食盐水,使肥皂与稀甘油水分离。使肥皂析出的最低浓度称为盐析极限浓度。闭合的皂胶经盐析后,上层的肥皂叫做皂粒;下层带盐的甘油水从皂锅底部排出,以回收甘油。
    洗涤 分出废液后,加水及蒸汽煮沸皂粒,使之由析开状态成为均匀皂胶,洗出残留的甘油、色素及杂质。
    碱析 为使皂粒内残留的油脂完全皂化,经碱析进一步洗出皂粒内的甘油、食盐、色素及杂质。碱析水完全析出的最低的碱的浓度称为碱析水极限浓度。
    整理 调整碱析后皂粒内电解质及脂肪酸含量,减少杂质,改善色泽,获得最大的出皂率和质量合格的皂基。整理时要加入适量电解质(如烧碱、食盐),调整到足以使皂料析开成上下两个皂相。上层为纯净的皂基,下层为皂脚。皂脚色泽深,杂质多,一般在下一锅碱析时回用。
    成型 皂基冷凝成大块皂板,然后切断成皂坯,经打印、干燥成洗衣皂、香皂等产品。
    回顾:肥皂很可能是由尼罗河谷的埃及人民最先发明的。腓尼基海员约在公元前600年把制造肥皂的技术带到地中海延岸。公元1世纪时,最优质的肥皂是以山羊脂肪和焚烧山毛榉木材得来的灰末混合制成的。
    18世纪末以前,肥皂都用动物脂肪和木灰制造。18世纪末有人发现一种由食盐制造的碱可以取代木灰。这种碱称为苛性钠。当时,橄榄油、棕榈油、麻油和大豆油等植物油也开始代替动物脂肪。
    [编辑] 成分
    主要成分都是硬脂酸钠,其分子式是C17H35COONa(碳17氢35+碳+氧+氧+纳)(也可以写成RCOONa,由氢氧化钠[NaOH]和脂肪发生反应产生)。如果在里面加进香料和染料,就做成既有颜色,又有香味的香皂了;如果往里面加点药物(如硼酸或石炭酸),它就变成药皂了。
    [编辑] 去污原理
    肥皂分子结构可以分成二个部分。一端是带电荷呈极性的COO-(亲水部位) ,另一端为非极性的碳链(亲油部位)。肥皂能破坏水的表面张力,当肥皂分子进入水中时,具有极性的亲水部位,会破坏水分子间的吸引力而使水的表面张力降低,使水分子乎均地分配在待清洗的衣物或皮肤表面。肥皂的亲油部位,深入油污,而亲水部位溶于水中,此结合物经搅动后形成较小的油滴,其表面布满肥皂的亲水部位,而不会重新聚在一起成大油污。此过程(又称乳化)重复多次,则所有油污均会变成非常微小的油滴溶于水中,可被轻易地冲洗干净。
    [编辑] 使用
    清洁身体:把要清洁的地方用水湿透,之后把肥皂涂在那里,用手擦拭,就能清洁。
    清洁衣服 : 把衣服用水湿透,用把肥皂涂在衣服的污垢,再把衣服互相擦拭,就能使衣服洁净。
    [编辑] 知名品牌
    象牙香皂(ivory)
    舒服佳(safeguard)
    力士
    (2)
    ◎译 名 肥皂
    ◎片 名 A Soap
    ◎年 代 2006
    ◎国 家 丹麦/瑞典
    ◎类 别 喜剧
    ◎语 言 英语/丹麦语
    ◎字 幕 英文/法文/西班牙文
    ◎IMDB评分 6.9/10 (166 votes)
    ◎IMDB链接 http://www.imdb./title/tt0419146
    ◎文件格式 XviD + MP3
    ◎视频尺寸 576x320
    ◎文件大小 1CD 49 x 15MB
    ◎片 长 01:43:35
    ◎导 演 Pernille Fischer Christensen
    ◎主 演 Trine Dyrholm .... Charlotte
    David Dencik .... Veronica
    Frank Thiel .... Kristian
    Elsebeth Steentoft .... Veronica's Mother
    Christian Tafdrup .... Costumer
    Pauli Ryberg .... Costumer
    Jakob Ulrik Lohmann .... One-Night Stand
    Claes Bang .... One-Night Stand
    Christian Mosb?k .... Narrator (voice)
    rest of cast listed alphabetically:
    Joan Bentsen .... Soap actress one (voice)
    Tom Hale .... Soap actor (voice)
    Camilla S?eberg .... Soap Actress three (voice)
    Laura Kamis Wrang .... Soap actress two (voice)
    ◎简 介
    【肥皂 A Soap】和【旅行之歌Grbavica】是今年2006德国柏林影展上的两匹黑马,前者获得评审团大奖及最佳新锐导演银熊奖;后者则荣获最佳影片金熊奖。继柏林影展之后【肥皂】又纷纷在各大影展中夺得奖项,大放异彩。
    导演和编剧的精心布局,尝试一种直觉而单纯的爱恋,突破人类性别的限制,大胆使用【肥皂】为片名,展现轻盈触及都会男女的受伤心灵,背后随之而来诚挚、真实的瞬间悸动。单看剧本,其中所探讨的两性关系会让人误以为是一部出自阿莫多瓦之手的电影,怪诞而风趣。然而随著故事在银幕上开始娓娓道来,拉斯冯提尔「逗马电影」独特的影像魅力却又开始引领观众,如洋葱剥皮般层层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第三男性的独白,沉稳平静地将男女主角内心的情绪转折,变成条理分明的评介注解,一切犹如在「他」的安排之下,换成不同生命舞台的各种角色……。无论在形式或内容都紧紧相扣的电影,描述著幽默和痛苦之间的复杂情感,挑战人们从未成年、懵懂无知进入「成人世界」后,逐一建构完成的种种伦理与观念,重新省思生命中曾经发生,甚至将要发生的「亲密关系与性是否存在」的无边疆界。
    电影简介
    荣获今年柏林影展评审团大奖及最佳新锐导演银熊奖的【肥皂】,在丹麦女导演克莉丝唐森,充满力量与智慧影像的诠释下,诉说一段超越性别的浪漫爱情故事,演员出色的演出似乎不再只是电影里的角色,而是生活在我们周遭真实的朋友。
    夏洛特经营美容中心很受欢迎,但与当医生的男友生活却日渐乏味,趁他出差开会之际离去,搬进平价公寓结束这段感情,期待一切「新视界」的开始。
    认识楼下的薇若妮卡,原以为可以展开新的人生,然而面对新环境和陌生的邻居,眼前突显的却是「乌云密布」的荆棘难行,她反而感到犹豫困惑,难以回应。
    薇若妮卡寻死,夏洛特展现的是当守护天使与狗保姆的潜力,让他捡回一条命。但在拿狗食时,她误把一封重要信函扔进传单堆中,只因为外面传来「美妙的音乐」。
    几天后,新窗帘装设落成的庆祝会,夏洛特心烦,不经意地赶走薇若妮卡。令她承受无奈寂寞与自我憎恶的摧残,茫然地「心跳」加剧,吓坏了夏洛特?
    爱曾是一种承诺,热爱将会克服一切。夏洛特沉浸在薇若妮卡的关爱中,亲密唤醒「两个灵魂」的渴望。当医生的前男友是否会再出现在夏洛特身边?而那封遗忘在门边的信函,是被找到了…

网友回答

主要成分都是硬脂酸钠,其分子式是C₁₇H₃₅COONa。如果在里面加进精油、香料和染料,就做成既有颜色,又有香味知的香皂了;如果往里面加点药物(如硼酸或石炭酸),即成药皂。
  肥皂加入香料虽然可增添香气,但部分人士或会因为香料或其他成分引起皮肤敏感,所以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使用。
  例如:油脂+氢氧化钠+水 = 肥皂+甘油
  扩展资料
  肥皂泡沫愈多,去污效果愈好,这是因为肥皂分子(硬脂酸根)就在泡沫里。肥皂分子结构可以分成二个部分。一端是带电荷呈极性的COO-(亲水部位,即道亲水端),另一端为非极性的碳链(亲油部位,即疏水端)。
  肥皂能破坏水的表面张力,当肥皂分子进入水中时,专具有极性的亲水部位,会破坏水分子间的吸引力而使水的表面张力降低,使水分子平均地分配在待清洗的衣物或皮肤表面。
  肥皂的亲油部位,深入油污,而亲水部位溶于水中,此结合物经搅动后形成较小的油滴,其表面布满肥皂的亲油部位,而不会重新聚在一起成大油污。此过程(又属称乳化)重复多次,则所有油污均会变成非常微小的油滴溶于水中,可被轻易地冲洗干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香皂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