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应从身边做起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31 00:36:1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素质教育应从身边做起  ①新学期伊始,考上市重点高中的儿子要去学校报到。根据学校的注册通知,各项收费总共800多元,我们让儿子带上一千元上路。不料,儿子放学回来说:“今天全班只他一人自己去注册,其他同学都有家长代办。他们都可以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这讲那,只有我跑这跑那地交钱。”我刚表扬儿子“能干、自主”,儿子却一句话把我堵了回来:“就你这个妈妈不负责任!”  ②无独有偶,我有个在北师大当教授的朋友,她儿子考上一所一流大学的理科实验班,全班也只有他一人是自己去报到的,其他同学全由家长陪同,学校还趁机开了家长会。  ③一个不能忽视的细节是:学校的通知书上并没有要求家长陪同,说明学校认为这种事情学生有能力自己办。学校这样认为是正确的。高一新生十五六岁,大一新生十八九岁,交个几百元、几千元钱办理注册手续,以他们的年龄和知识应该绰绰有余。  ④问题不在于孩子有没有能力去做,能不能做好,而是学校、家庭、社会是不是在给他们创造这样的条件,这样的氛围。如果大多数人还没有这种自觉,而有的孩子做了又得不到肯定和鼓励,那么这种氛围就很难形成。  ⑤糟糕的还在于,得到鼓励的往往是另外一方:面对越俎代庖的家长,学校不仅不劝阻,还给坐享其成的孩子们“讲这讲那”,甚至趁机开起了家长会。有了这种举措,下次哪个家长还敢不陪孩子上学?当我们年复一年挖空心思,花样翻新地搞各种各样的“生存训练”的时候,为什么忽略了在实际生活中,用身边的事情锻炼孩子的生存能力呢?重点高中、一流大学尚有此瑕疵,可见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和迫切。  ⑥笔者曾采访过北京石油大学党委书记李秀生教授。20世纪五六十年代,像他那样挑着扁担,一头是书包,一头是行李迈进大学校门的学生不是个别的;21世纪,没有爸妈陪着走进高中、大学校门的学生倒成了个别的。就连农村学生也不例外。这几年,农民家长就是借钱当盘缠,也要千里迢迢一路护送孩子到校的现象司空见惯。莫非这也叫“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是观念的进步还是倒退?在全球科技、经济、军事全方位竞争愈演愈烈的时代,我们对孩子如此“呵护”,将来靠谁来呵护我们的国家?  ⑦其实,孩子需要自强、自立,培养实践能力比掌握书本知识更重要,这并不是什么深奥的理论。可为什么一到实际当中就行不通了呢?这又一次告诉我们,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抓素质教育应当从身边的事做起。(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2)第⑤段和第⑥段在列举和分析现象时,分别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方面指出了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3)文章第②段的出现,使论证更为严密,行文更为顺畅,试从内容上分析本段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4)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意思。①糟糕的还在于,得到鼓励的往往是另外一方。另外一方:②我们对孩子如此“呵护”(甲),将来靠谁来呵护(乙)我们的国家?呵护(甲):呵护(乙):(5)统观全文,说说为什么应该让我们中学生自己去报到注册?(至少说出三条理由)

网友回答

答案:略解析: (1)素质教育应从身边的事做起(素质教育应从身边做起)。(2)学校   家长(3)第②段从内容上印证了第①段中提出的父母送大、中学生上学报到现象普遍,同时还写到“学校还趁机开了家长会”,为下文论证学校对子女报到现象的不正确处理方式提供了事实依据(做了铺垫)。(4)①坐享其成的孩子们;②甲:溺爱;乙:保卫,保护。(5)①凭我们年龄和知识,自己上学报到注册绰绰有余;②这有利于培养我们自强自立的意识;③有利于培养我们的实践(生存)能力;④有利于我们养成从身边做起,从而提高自身素质的良好习惯。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