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虚伪被时间淡化以后,就不免狐疑起来,为什么爱洁成癖的德国、...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2:37:57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在虚伪被时间淡化以后,就不免狐疑起来,为什么爱洁成癖的德国、美国漂亮女人抱着狗亲吻而不觉其脏,而我这个为柏杨先生斥为“脏乱酱缸”中“丑陋的中国人”竟然天生拥有一种身如菩提、心如明镜的洁净感?  细想起来,这可能是出于一种汉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的历史积累。狗在汉语的原始意味中就包括着卑贱的意思。用不着什么形容,只要说“你这条狗”就是很带侮辱性的。至于说“狗东西”、“狗家伙”、“狗儿子”,那就更狠毒了。在汉人潜意识里,不管什么东西,只要跟狗一发生联系就坏了,至少是贬值了。比如说你的脸长得慈眉善眼的,头部像神佛一样,可是一旦和狗有一点点相似,就叫做“神头狗面”的,那就很叫人自卑的了,比獐头鼠目还低一等。汉人不知为什么那么恨狗,有时恨得很专横,只要是不赞成的,加上个“狗”字就能把香的搞臭:“狗主意”,“狗德性”。有时则恨到狗的每一个部分,从头到脚:狗头军师、狗腿子;从眼到嘴:狗眼看人、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从脑到肺:狗头狗脑、狼心狗肺。中国古代解剖学并不发达,但在诅咒狗方面确是大放异彩。庖丁解牛,世称绝技。解狗骂人,没有一个不是天才,能把狗的每一个零件都拿来骂人,连狗尾也逃不过,叫做狗尾续貂。同为家畜,牛的名誉就好多了,“牛脾气”说的是憨直,“狗脾气”说的是蠢劣。狗咬人,当然是该谴责的,叫做“狗咬吕洞宾”。但为什么老天注定狗咬的一定是吕洞宾呢,明明有许多警犬咬的不都是贩毒分子、车匪路霸吗?就算你一个个都是翩翩风度的吕洞宾吧,但是吕洞宾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东西,他的拿手好戏是“性骚扰”:有“三戏白牡丹”为证。退一万步说,这不算性骚扰,白牡丹是和他自由而公开地恋爱,那对狗也不公平,马咬吕洞宾,蛇咬吕洞宾,狼咬吕洞宾,不也是妨碍自由恋爱,难道就应该发给诺贝尔奖吗?  善良的汉人对狗实在成见太深,而且毫无道理,完全忘了孔夫子的“忠恕”之道。就算是狗有圣经上所强调的“原罪”,也该允许救赎吧?不,偏偏有一句话说,“狗性不改”,这还算是文雅的,还有一句粗俗的叫做“狗改不了吃屎”。哪怕狗抓了兔子,立了大功,其结果还是被放在锅里煮,叫做“狡兔死,走狗烹”,据第一个说出此话的人说这是规律,那就是:活该!一旦碰巧,狗发了财,中了六合彩之后,没人赞它走了鸿运,而骂走了狗运。至于狗倒了霉被有钱的主人赶出了门,就被嘲笑为“丧家的乏走狗”,弄到走投无路落了水够惨的了,该可怜它一下了吧,但是还不能饶恕,对于落水狗不能手懒,要打,而且要痛打。(1)除了课文中已经出现过的之外,你还能写出几个有关狗的熟语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根据上面节选的文段,概述中国人对狗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从上面节选的文段出发,概括这篇文章的语言风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阅读上面的文段,并联系课文,说说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人对狗的看法有什么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不同的,对此作者表现出什么样的立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答案:略解析: (1)狗腿子、饿狗抢屎、狗咬狗、狗屎堆、狗吃屎。(2)狗是卑贱的象征。(3)通俗、生动、幽默。 (4)两种文化背景下,西方人视狗为朋友,对狗无比宠爱,因而很喜欢养狗,而中国人出于一种汉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的历史积累,视狗为卑贱的象征,但同时又列狗入十二生肖,还有中国人将自己的孩子叫做“阿狗”“小狗”之类,以狗喻人,充分显示出中国人对狗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这种不同完全是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的:西方人信仰上帝,认为万物皆由上帝所造,应珍视万物,珍视生命,西方人对狗,乃至对鱼,都要求仁道;中国人对孔子顶礼膜拜,推崇孔子的“中庸”之道,认为对待万事万物都要适可而止,大概是中国人在对狗的切肤之恨之余感觉到对狗的贬斥过多,而对狗施予适当的宠爱,以达到“中庸”状态。作者对西方人和中国人对狗的态度和情感都是认可的,因为他知道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