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西方世界所以对卡夫卡发生浓厚的兴趣,这与西方社会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危机,法西斯上台,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的动荡局面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从卡夫卡的小说中找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所谓“现代人的困惑”;人们也从卡夫卡作品的多解释性中,去认识自己和人类社会。因此,在西方社会中掀起一阵又一阵的“卡夫卡热”。 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匈帝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国内各种矛盾异常尖锐,错综复杂。卡夫卡生活在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目睹各种社会现象,特别是他曾长期在工伤保险公司工作,接触到部分社会实际,对那些被压迫、受摧残的工人充满同情,对资本主义社会有一定认识,认为“富人的奢侈是以穷人的贫困为代价的”。卡夫卡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作为一个严肃的作家,面对复杂而残酷的现实,他不能无动于衷。他在创作上不愿落入窠臼,走别人已经走过的道路,他要摆脱传统的束缚,努力探索新的创作方法来反映观察到的社会现实。 卡夫卡的短篇小说,从主题思想上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 一类是揭示社会现实的荒诞、非理性,人的自我存在的痛苦和原罪感。卡夫卡小说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表现人完全屈服于存在的威力之下,往往把现实与非现实,合理的与荒诞的结合起来描写,造成一个非理性的气氛,象征着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人类的自我存在的痛苦和一种原罪感。 一类是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在重重压迫下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以至“异化”的现象。这类小说一般是通过象征的手法,揭示一个普遍的真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所创造的物,例如金钱、机器、生产方式等,作为异己的、统治人的力量同人相对立,它们操纵着人,把人变成了奴隶,并最终把人变成了“非人”。一类是描写资本主义社会里,中、小资产阶级人物(许多是所谓的小人物)找不到出路的孤独、苦闷情绪和无能为力的恐惧感。 一类是揭露反动统治阶级的罪恶,反对异族侵略,在某些方面还反映了对祖国、民族的失望情绪。他在作品里说:“我们的民族不仅有孩子气,它在某种程度上还未老先衰。童年与老年的概念在我们这儿与在其他民族那儿不一样。我们没有青年时期,我们一下子就跨进了中年,而在中年时期我们又停留过久,因此感到些厌倦和失望。”这一段话是卡夫卡对奥匈帝国的控诉,也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地利的处境,特别是对犹太民族所表达的一种失望情绪。(1)从文中找出对“现代人的困惑”的概括文字。答:________(2)文中所说的“卡夫卡作品的多解释性”指的是什么?答:________(3)以《变形记》为例,说明“他在创作上不愿落入窠臼,走别人已经走过的道路,他要摆脱传统的束缚,努力探索新的创作方法来反映观察到的社会现实”这个论断。答:________(4)《变形记》属于卡夫卡创作的哪一类短篇小说?具体说明。答:________
网友回答
答案:略解析: (1)“现代人的困惑”指的是生活在现代社会却面临的生活重压和对生活出路的迷茫。 (2)卡夫卡的作品深刻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触及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人们对此有不同理解。 (3)卡夫卡通过观察社会,发现和洞察被习俗观念掩盖着的、为一般人所不注意的真实,并力求把描写对象“陌生化”,迫使读者去探索事物的本质。《变形记》就是把主人公变成一只“大甲虫”,在与周围人相处不和谐中,迫使人们去思考格里高尔“异化”的原因,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和承受巨大压力的状况。 (4)属第二类作品。格里高尔就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重重压迫下,身为旅行推销员却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而“异化”为大甲虫的,成了“非人”。通过格里高尔的“异化”,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