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剌和鞑靼的区别是什么呢,“谙”字怎么读?

发布时间:2020-07-13 09:43:04

瓦剌和鞑靼的区别是什么呢,“谙”字怎么读?

网友回答

一、位置不同
  瓦剌位于蒙古高原西部,最初居住在八河地区(今叶尼塞河的八条支流地区)。
  鞑靼位于东部蒙古
  瓦剌和鞑靼不仅在地理位置上是相对的,二者对草原的统治权也属于对立状态。
  二、部落不同
  瓦剌就是西蒙古,就是卫拉特蒙古,卫拉特分为四大部: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后来准噶尔强盛后逼迫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西迁伏尔加河成为“卡尔梅克人”,清朝消灭准噶尔部后,有一部分卡尔梅克人回归中国。
  “鞑靼”是指阿鲁台统治的东部蒙古,十三世纪成吉思汗之孙拔都在西起多瑙河下游,东至中亚地区建立强大的钦察汗国或者叫金帐汗国,这一时期被并入金帐汗国的各种突厥部落、匈奴系的保加尔人与占少数的西迁的蒙古人在语言和文化方面互相结合,形成鞑靼,按地方分为:喀山鞑靼、阿斯特拉罕鞑靼、克里米亚鞑靼、西伯利亚鞑靼。
  三、最终结果不同
  北元政权崩溃后,部落离散,互相攻伐,早期被瓦剌击败,瓦剌太师也先后分为多个不相统属的部落,中期达延汗短暂统一各部,达延汗死后又现于分裂,后俺答时期藏传佛教传入,部分部落与明和解联盟,末代林丹汗败亡后漠南并入清朝。自明宣德年间开始蒙古各部开始南迁,至嘉靖末年最终形成了漠南蒙古各部。
  鞑靼大汗东迁后,在土蛮汗(即图们札萨克图汗,1558~1592年在位)时代曾一度强盛。明末,林丹汗力图重建统一,并联合明朝抗击后金。他虽然收服了右翼诸部,并得到漠北喀尔喀部的拥戴,但却慑于后金,仓促西逃,1634年死于撒里畏兀儿境内大草滩地方(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境)。两年后,其子率十六部降清,鞑靼亡。

网友回答

谙”字的读音是:ān  。拼 音 ān  部 首 讠  笔 画 11释义:〈动〉1  (形声。从言,音声。本义:熟悉)2  同本义谙,悉也。——《说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白居易《忆江南》协久在中朝,谙练旧事。——《晋书·刁协传》故谙事识体者,善权轻重。——《晋书·刑法志》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王建《淅嫁娘》。又如:谙悉(熟知);谙练(熟知,有经验)3  熟记其陵树株蘖,皆谙其数。——《后汉书·虞延传》组词:1  谙达[ān dá] 1.即 俺答 。明 时 鞑靼部 首领,为 元 室之后。 清 龙文彬 《明会要·兵四》:“ 嘉靖 二十九年, 谙达 犯京师。”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则 严世蕃 尝通 日本 , 仇鸾 尝交 ...2  熟谙[shú ān] 熟悉;清楚地了解3  谙闲[ān xián] 谙练熟习。闲,通“ 娴 ”。4  谙晓[ān xiǎo] 熟悉通晓。5  谙诵[ān sòng] 记诵。6  晓谙[xiǎo ān] 熟悉,精通。7  谙历[ān lì] 熟习,有经验。 宋 范仲淹 《奏乞拣沿边年高病患军员》:“臣等欲乞朝廷於都知押班及近上内臣内,选差谙历边事者三员。” 宋 陈亮 《酌古论四·崔浩》:“天下有奇智者,运筹於掌握之间,制胜於千里之外,其始若甚茫然,...8  谙通[ān tōng] 熟悉并精通。9  谙尝[ān cháng] 备尝,历经。 宋 龚鼎臣 《东原录》:“某药性良,某药性毒,某药性寒,某药性热,然药不能自言,而人既谙尝之,乃谓某良毒寒热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二年》:“遂致弥年有戍境之劳,继日备渝盟之事,始终反覆,前后...10  谙习[ān xí] 熟习。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