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会发现其中描述的一些自然现象蕴涵着物理知识,下列的理解正确的是A.“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的B.“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C.“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直下的过程中,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
网友回答
CD
解析分析:(1)知道露的形成是液体现象;
(2)判断光源的依据是否发光;
(3)影响动能的因素知质量和速度,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质量和高度.
(4)判断运动是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否有位置变化.
解答:
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是液化,故A错误;
B、桃花红的原因是反射了红光,它本身并不发光,故B错误;
C、“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飞流直下的过程中,水的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下落时运动越来越快,动能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该项说法正确;
D、孤帆相对于江岸有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本题涉及热、光、运动等方面的基础判断类知识,要求知识点掌握准确.这也体现了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蕴含着物理知识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