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置可否-什么意思,不可置否和不置可否的区别

发布时间:2020-07-09 17:10:18

不置可否-什么意思,不可置否和不置可否的区别

网友回答

成语: 不置可否 (拼音:bù zhì kě fǒu)

意思: 置:放,立;可:行;否:不行。不说行,也不说不行。指不表明态度。

网友回答

没有不可置否这个成语。
  不置可否,是一个汉语zhidao成语,读音为bú zhì kě fǒu,意思是不表示赞同,也不表示反对。引证于现代茅盾《子夜》:“吴荪甫不置可否地淡淡一笑,转身就坐在一张椅子里。”
  成语作谓语、定语、状语;表示不敢发表意见。相关近义词有不置褒贬、不置一词、模棱两可。反义词内有泾渭分明、旗帜鲜明。
  扩展资料
  近反义词解析:
  一、不置一词
  【解释】:置:安放,这里有“加以”之意。褒:褒奖,夸赞,表扬。贬:贬低,指责。不加以表扬或批评。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一‘活’字而去。”
  白话文:“曹操曾造一所花园;制造,曹操去看他,不设置褒贬,只拿笔在门上一个‘活’字就走了。”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指不加以表扬或批评
  二、泾渭分明
  【解释】: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出自】:现代林伯渠《和朱总出太行韵》:“泾渭分明缘底事,元戎总未计恩仇。
  【语法】: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宾容语、定语;含褒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置可否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