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大全
查看
题库大全
题库
考试培训
财会类题库
网络知识
作业答案
作业习题
蚂蚁庄园答案
当前位置:
题库大全
作业答案
1902年,京师大学堂的日本教师在生物课上解剖了一只羊,西太后闻后大为震怒,管学大臣张百熙急得入朝叩头自请处分。这则史实反映了C①日本对中国文化入侵 ②西太后伪善、愚昧③在封建专制
1902年,京师大学堂的日本教师在生物课上解剖了一只羊,西太后闻后大为震怒,管学大臣张百熙急得入朝叩头自请处分。这则史实反映了C①日本对中国文化入侵 ②西太后伪善、愚昧③在封建专制
发布时间:2020-10-08 22:59:25
1902年,京师大学堂的日本教师在生物课上解剖了一只羊,西太后闻后大为震怒,管学大臣张百熙急得入朝叩头自请处分。这则史实反映了C
①日本对中国文化入侵 ②西太后伪善、愚昧
③在封建专制统治下,教育改革举步艰难 ④近代科学进入了校园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网友回答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答案→)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解析:略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
上一条:
阅读下列材料。(13分)材料一 日本,小国耳,何兴之暴也?伊藤、山县、木夏木、陆奥诸人皆20年前出洋之学生也。愤其国为西方所胁,率其徒百余人,分谐德、法、英诸国,或学政治、工商,或
下一条:
戊戌变法运动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 A挽救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启蒙
资讯推荐
陈旭麓认为甲午战争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亟变。这种“亟变”不包括【?????? 】A. 改变现存政治制度以救亡图存B. 实业救国C. 宣传马克思主义D. 引入“物竞天择、
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中国所走过的探索路程的顺序是①思想上的科学、民主化??? ②制度上的民主、平等化??? ③经济上的机械、工业化A. ①②③B. ①③②C. ②③①D. ③②①
梁启超说过:“吾国四千余年大梦只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下来史实能为此提供佐证的有①洋务运动的开展②维新变法运动的蓬勃展开? ③“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④资
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诗句,为戊戌变法而献身的湖南浏阳籍维新志士是BA. 康有为B. 谭嗣同C. 袁世凯D. 梁启超
改革势必触动部分人的利益,难免遭遇阻力,困难重重。戊戌变法中有一项改革措施涉及“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和数百万童生”的荣誉和进身之道。该措施是A.奖励发明B.废除
下列图片中,与中国近代第一场具有思想启蒙作用的政治运动相关的是A B C D
(12分)面对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人不断探求适应时代巨变的生存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背景链接: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
他的译著很快传遍全国,“天演论”、“物竞”、“天择”等词语逐渐成为报刊上的常用词语,他是BA. 魏源B. 严复C. 康有为D. 陈独秀
戊戌政变后,新政中得以保留的内容是 A. 提倡官民上书言事 B. 开办京师大学堂 C. 设立农工商总局 D. 废除八股取士
《马关条约》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是A. 割辽东半岛、台湾给日本B. 赔款白银二亿两C. 开辟内河航运线D.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一《海图图志》材料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一梁启超《变法通议》材料三:(一)…满洲政府穷凶极恶,今
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一位西方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能够:①到上海租界拜访好友 ②在上海看到外国商人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③在南京去外国传教士建立的教堂祈祷 ④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
阅读下列材料:戊戌变法后,康有为 “八年于外,列国周游……熟考中外之故,明辨欧华之风,鉴观得失之由,讲求变革之事”。录得其心得如下:材料一 吾昔视欧美过高,以为可渐至大同,而今按之
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 都是近代中国的早期思想解放运动B. 都是提倡民权和西学C. 都始于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D
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维新派企图通过“和平”、“合法”的手段,进行自上而下的有限改革 B.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
戊戌变法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A挽救民族危亡 B.要求变革一些旧制度 C.与顽固派进行论战
19世纪末,京、津、沪、穗是维新变法活动最活跃的中心城市,下列有关当时各地的维新报刊和团体对应有误的是 A京——《中外纪闻》、保国会 B.津
“公车上书”中提出当时救亡图存的上策是 A“迁都定天下之本” B.“下诏鼓天下之气” C.“变法成天下之治”
戊戌变法的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A挽救民族危亡 B.发展社会经济 C.推动政治改革 D.促进思想启蒙
189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若诏旨—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从材料中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变法缺乏理论
(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指出:“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这种感觉,从鸦片战争后渐渐发动
戊戌变法具有爱国和进步意义,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A挽救民族危亡 B.要求变革一些旧制度 C.与顽固派进行论战
下列既属于“军机四卿”,又是“戊戌六君子”的是① 谭嗣同② 刘光第③ 康广仁④ 杨深秀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维新变法运动出现的根本条件是 A严重的民族危机 B.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C.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剧 D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梁启超全集》中记载:“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书达于督察院,督察院不代奏,达于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不代奏。当时会试举人集毂下者将及
历史上的有些改革尽管没有走向最后的成功,但还是起到了很大作用。回答13—15题1.王安石变法中以理财为核心,且在这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A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B.农民摆脱了受剥削的
历史上的每一次重大改革,都有一些历史人物做出了巨大贡献。回答9—10题1.日本的明治维新中,出现了许多杰出的领袖级人物,其中被誉为“东方伏尔泰”的启蒙运动旗手是A吉田松阴 B.福
改革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但有些改革因本身的缺陷而使改革失败。回答7—8题1.始于19世纪初的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进行中存在的问题是A地方势力割据严重 B.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C
风俗习惯是一文化现象,它有着很深刻的背景和渊源,风俗习惯的演化往往反映了社会的演变和发展,在古今社会的改革中,有许多涉及到了社会风俗的改进和吸取。回答21—22题1.下列现象能反映
从根本上看,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的戊戌变法运动:A. 能够彻底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B. 能彻底动摇中国的封建思想C. 不能完成挽救民族危亡的任务D. 必将遭到顽固势力的反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