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大全
查看
题库大全
题库
考试培训
财会类题库
网络知识
作业答案
作业习题
蚂蚁庄园答案
当前位置:
题库大全
作业答案
“公车上书”中提出当时救亡图存的上策是 A“迁都定天下之本” B.“下诏鼓天下之气” C.“变法成天下之治”
“公车上书”中提出当时救亡图存的上策是 A“迁都定天下之本” B.“下诏鼓天下之气” C.“变法成天下之治”
发布时间:2020-10-08 22:51:01
“公车上书”中提出当时救亡图存的上策是 A.“迁都定天下之本” B.“下诏鼓天下之气” C.“变法成天下之治” D.“练兵强天下之势”
网友回答
(答案→)
解析:略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
上一条:
19世纪末,京、津、沪、穗是维新变法活动最活跃的中心城市,下列有关当时各地的维新报刊和团体对应有误的是 A京——《中外纪闻》、保国会 B.津
下一条:
戊戌变法的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A挽救民族危亡 B.发展社会经济 C.推动政治改革 D.促进思想启蒙
资讯推荐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是维新志士C在临刑前朗诵的一首绝命诗A. 康有为B. 梁启超C. 谭嗣同D. 光绪帝
戊戌变法发生在农历戊戌年,这一年是CA. 1895年B. 1897年C. 1898年D. 1901年
掀起维新变法序幕的事件是BA. 《马关条约》的签订B. “公车上书”C. 《天演论》的发表D. “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
严复译述的C,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A. 《海国图志》B. 《泰西水利》C. 《天演论》D. 《论法的精神》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此之前,历史上所有的变法,包括成功的和失败的相加之和,也不足以和这次变法相比;在此之后,迄今为止所有的革命和变革,包括成功的和失败的在内,在一定意义上都可以看
“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创立报馆、学会。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请回答:(1)这些材料是近代史上哪一次改革的内容?是关于哪一方面的?(2)这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窃近者朝鲜之衅,日人内犯,致割地赔饷,此圣清二百余年未有之大辱,天下臣民所发愤痛心者也。然辱国之事小,外国皆启觊觎,则瓜分之患大,割地之事小,边民皆不自保,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总之,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乎之方。……使天下有志之士无不明于洋务,庶练兵、制器、造船各事可期逐渐精强。”——《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材料二
光绪帝的变法措施遭到以为首的 的反对。他们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废除新政诏令。 、 逃往海外, 等人被捕牺牲,变法失败。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实行变法。1898年是旧历 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 ”。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因此历史上又称它为 。
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A. 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C. 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D. 洋务
改革势必触动部分人的利益,难免遭遇阻力,困难重重。戊戌变法中有一项改革措施涉及“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和数百万童生”的荣誉和进身之道。该措施是A.奖励发明 B.废
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引发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这场改革的积极作用在于A. 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B. 提高了行政效率C. 增强了近代国防力量D. 摧毁了顽固派的力量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 几百年前,一群欧洲大陆的失意者坐着“五月花号”来到新大陆,开启了美国梦;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烟囱高耸、铁水奔流的场景
追史寻踪(10分)追寻历史的脚步,探索历史的进程,领悟历史蕴含的哲理。【图片再现】 (1)两幅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历史事件?此事件有何历史地位?(2分)【历史纪实】在谭嗣同等
下列图片中,与中国近代第一场具有思想启蒙作用的政治运动相关的是?? A.?????? ??? B.???????? ? C.???????????? D.
近代史上哪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A. 康熙帝B. 道光帝C. 光绪帝D. 宣统帝
陈旭麓认为甲午战争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亟变。这种“亟变”不包括【?????? 】A. 改变现存政治制度以救亡图存B. 实业救国C. 宣传马克思主义D. 引入“物竞天择、
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中国所走过的探索路程的顺序是①思想上的科学、民主化??? ②制度上的民主、平等化??? ③经济上的机械、工业化A. ①②③B. ①③②C. ②③①D. ③②①
梁启超说过:“吾国四千余年大梦只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下来史实能为此提供佐证的有①洋务运动的开展②维新变法运动的蓬勃展开? ③“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④资
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诗句,为戊戌变法而献身的湖南浏阳籍维新志士是BA. 康有为B. 谭嗣同C. 袁世凯D. 梁启超
改革势必触动部分人的利益,难免遭遇阻力,困难重重。戊戌变法中有一项改革措施涉及“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和数百万童生”的荣誉和进身之道。该措施是A.奖励发明B.废除
下列图片中,与中国近代第一场具有思想启蒙作用的政治运动相关的是A B C D
(12分)面对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人不断探求适应时代巨变的生存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背景链接: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
他的译著很快传遍全国,“天演论”、“物竞”、“天择”等词语逐渐成为报刊上的常用词语,他是BA. 魏源B. 严复C. 康有为D. 陈独秀
戊戌政变后,新政中得以保留的内容是 A. 提倡官民上书言事 B. 开办京师大学堂 C. 设立农工商总局 D. 废除八股取士
《马关条约》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是A. 割辽东半岛、台湾给日本B. 赔款白银二亿两C. 开辟内河航运线D.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一《海图图志》材料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一梁启超《变法通议》材料三:(一)…满洲政府穷凶极恶,今
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一位西方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能够:①到上海租界拜访好友 ②在上海看到外国商人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③在南京去外国传教士建立的教堂祈祷 ④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
阅读下列材料:戊戌变法后,康有为 “八年于外,列国周游……熟考中外之故,明辨欧华之风,鉴观得失之由,讲求变革之事”。录得其心得如下:材料一 吾昔视欧美过高,以为可渐至大同,而今按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