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7-28 23:08:27
学贵有恒
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驽马徐行弗间,或反先至焉。是故举一事,学一术,苟进取不已,必有成功之一日,在善用其精力耳。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数十日后,怠心渐生,终以废学。孔子曰:“欲速则不达。”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此之谓也。
有种树者,树茂而果繁,他人莫及也。或问其术,则曰:“吾无他巧,但识物性,辨土宜,培壅①有道,灌溉以时耳。凡人于初植者,恒朝夕审视,吾听其自然,若不以为意。植之既久,人已厌忘,吾则加勤焉。”
宋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②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往视之,苗则槁矣。
观此二者,则知修业之道矣。立志苟坚,执事苟专,必不在一日增进,自矜功效也。百里为期,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谓已至。事求有济,功贵其成,修业者其念之哉。
【注释】①壅(yōng):用土壤或肥料培在植物根部。②芒芒:疲倦。
1.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驽马徐行弗间(缓慢) B.他人莫及也(比得上)
C.其子趋往视之(催促) D.自矜功效也(夸耀)
2.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而力疲气竭思而不学则殆
B.灌溉以时耳固以怪之矣
C.凡人于初植者张良曰:“长于臣。”
D.苗则槁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植之既久,人已厌忘,吾则加勤焉。(3分)
(2)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谓已至。(3分)
1.C
2.A
3.(1)种植时间长了以后,别人已经厌倦,淡忘,而我却更加勤快了。(3分)
(2)急速行走九十里就停止,不能说已经到达。(3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趋:快步走。本题可结合上下文来解释,其父拔苗助长后告诉其子,其子很疑惑,于是快步去查看。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实词的含义的能力。
点评:本题所选实词均为多义词,但这几个实词是明显的课内知识迁移,“清风徐来”“徐公何能及君也”“他日趋庭”“自矜功伐”都是课内句子,这有利于考查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2.
试题分析:A项,连词,但是;B项,介词,按照/通“已”;C项,“于初植者”定语后置/介词,比;D项,副词,于是/副词,就是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点评:本题的“凡人于初植者”中的“于”比较难,因为这种有法比较少见。“苗则槁矣”中的“则”应意译为“已经”,该用法也不多见,所以学生要学会在语境中理解虚词。
3.
试题分析:注意重要词语:(1)既:已经。厌:厌倦。加:更加。(2)捷:快速。至:到达。
考点:本题考查正确翻译句子及理解实词、虚词的能力。
点评:本题考查的重要实词较多,其中好几个是课内知识的迁移,如“既”“厌”“加”。另有“捷”是常见的不常见用法,这提醒考生平时学习既要多识记常见实词的含义还要注意一些常见词的非常见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