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主义】理性主义的主要观点及其评价

发布时间:2021-04-01 08:52:27

理性主义的主要观点及其评价 历史

网友回答

【答案】 欧洲理性主义是建立在承认人的推理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上的一种哲学方法.一般认为随著笛卡尔的理论而产生,17-18世纪间主要在欧洲大陆上得以传播.同时代相对的另一种哲学方法被称为不列颠经验主义,它认为人类的想法来源於经验,所以知识可能除了数学以外主要来源於经验.这里主要关注的是人类的知识来源以及证实我们所知的一种手段.
  理性主义者及经验主义者的区别在当时并没有被哲学家予以区分,而是后代进行了区分.事实上,有时两者之间的区分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么显著.三位主要的理性主义者都认同经验科学的重要性,并且他们在研究方法及形而上学的理论上更接近笛卡尔而不是斯宾诺莎(Spinoza)和莱布尼兹(Leibnitz).尽管这种区分在著书立作时很有必要,他们在哲学本身来说不是非常有用.
  典型的理性主义者认为,人类首先本能地掌握一些基本原则,如几何法则,随后可以依据这些推理出其馀知识.最典型的持这种观点的是 Baruch Spinoza及Gottfried Leibniz,在他们试图解决由笛卡尔提出的认知及形而上学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使理性主义的基本方法得以发展.Spinoza及Leibniz都认为原则上所有知识(包括科学知识)可以通过单纯的推理得到,另一方面他们也承认现实中除了数学之外人类不能做到单纯用推理得到别的知识.
  笛卡尔的理论相对来说更接近柏拉图,他认为只有一些永恒真理(包括数学以及科学的认知及形而上学基础)可以单纯靠推理得到,其馀的知识需要藉助生活经验以及必要的科学手段.更准确地说笛卡尔是一位重视形而上学的理性主义者,是一位重视科学的经验主义者.在近代文学中,理性主义的集中表现就是古典主义.所谓“古典”,就是以古为典,即以古代为典范.作为典范的古代一般指古希腊和古罗马,尤其是古希腊.近代古典主义文艺思潮的表现形式与古希腊有所不同(如近代戏剧中的“三一律”),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即理性主义.我们可以高乃依的戏剧《熙德》为例揭示这一点.《熙德》的情节是:男主人公罗狄克的父亲唐杰葛挨了罗的未婚妻施曼娜的父亲唐哥尔马一记耳光.罗受父命替他杀死了唐,以雪家族之耻.而施曼娜因为罗保卫家族荣誉反而更爱他了,但她也为了家族荣誉而请求国王将罗处死.此时恰逢外敌入侵,罗率军迎敌,赶走了敌人,成为民族英雄,国人呼之为“熙德”(意为大将军、首领).罗回来后施仍要求处死他.最后国王决定,他们俩必须结婚,但可延缓一年,让罗再去扫除外敌之后回来结婚.此剧被认为是古典主义的典范,其中的人物以家族荣誉为重,克服个人私欲,又以国家利益为重,克服家族私欲,体现了一种逻辑推理式的道德原则.此外,该剧最后由代表理性的国王出来行使绝对王权,也体现了古典主义原则,即理性主义原则.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