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南半球的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就能在北半球引发一场台风??(,“海贝思”是地球史上最强台风被辟谣,海贝思的名字有何来源?
网友回答
蝴蝶效应就是由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蝴蝶效应是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来的。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洛伦兹(Lorenz)的发现谈起。为了预报天气,他用计算机求解仿真地球大气的13个方程式,意图是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运算来提高长期天气预报的准确性。1963年的一次试验中,为了更细致地考察结果,他把一个中间解0.506取出,提高精度到0.506127再送回。而当他到咖啡馆喝了杯咖啡以后回来再看时竟大吃一惊:本来很小的差异,结果却偏离了十万八千里!再次验算发现计算机并没有毛病,洛伦兹(Lorenz)发现,由于误差会以指数形式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微小的误差随着不断推移造成了巨大的后果。他于是认定这为:“对初始值的极端不稳定性”,即:“混沌 ”,又称“蝴蝶效应”,亚洲蝴蝶拍拍翅膀,将使美洲几个月后出现比狂风还厉害的龙卷风!
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蝴蝶效应”在社会学界用来说明: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戏称为“龙卷风”或“风暴”;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革命”。
龙卷风是一种涡旋:空气绕龙卷的轴快速旋转,受龙卷中心气压极度减小的吸引,近地面几十米厚的一薄层空气内,气流被从四面八方吸入涡旋的底部。并随即变为绕轴心向上的涡流,龙卷中的风总是气旋性的,其中心的气压可以比周围气压低百分之十。
龙卷风是一种伴随着高速旋转的漏斗状云柱的强风涡旋。龙卷风中心附近风速可达100m/s~200m/s,最大300m/s,比台风近中心最大风速大好几倍。中心气压很低,一般可低至400hPa,最低可达200hPa。它具有很大的吸吮作用,可把海(湖)水吸离海(湖)面,形成水柱,然后同云相接,俗称“龙取水”。由于龙卷风内部空气极为稀薄,导致温度急剧降低,促使水汽迅速凝结,这是形成漏斗云柱的重要原因。漏斗云柱的直径,平均只有250m左右。龙卷风产生于强烈不稳定的积雨云中。它的形成与暖湿空气强烈上升、冷空气南下、地形作用等有关。它的生命史短暂,一般维持十几分钟到一二小时,但其破坏力惊人,能把大树连根拔起,建筑物吹倒,或把部分地面物卷至空中。江苏省每年几乎都有龙卷风发生,但发生的地点没有明显规律。出现的时间,一般在六七月间,有时也发生在8月上、中旬。
http://zhidao.baidu./question/27601930.html?si=1
网友回答
超强台风海贝思的国际编号是1919,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20W,是2019年太平洋台风季第19个命名的台风暴,而海贝斯这个名字是由菲律宾气象局提供的,其意思是褐雨燕。
世界气象局组织为了避免台风名称的混乱,一般情况下都把台风的名字已经命名好,然后按照顺序年复一年的循环使用这些台风的名字,该台风命名表中一共有140个名字,其中海贝思是菲律宾所提供的名字,菲律宾一共提供了10个名字,海贝思意思是褐雨燕。
海贝思形成于2019年10月1日,当时日本气象厅在威克岛东南方向发现了这一台风系统,然后在10月6日日本气象厅将海贝思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其国际编号为1919,然后将其正式命名为海贝思,我们国家的气象局升格为强热带的风暴。
在10月7日升为强台风,然后中央气象局根据海贝思2分钟的平均时速可以达到65米每秒,并且超过了2019年的台风蝴蝶和台风利奇马,成为2019年最强的台风。
10月11日20:00,台风海贝思的风力可以达到50米每秒,超强台风海贝思将会直接影响日本静冈、东京以及大阪等城市。
这一次海贝思台风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作为超大型的超级台风,海贝思的影响力是很广的,这一次将会对日本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也将会成为日本史上最强的台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