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综合模拟练第1题,请详细回答,谢谢!

发布时间:2021-02-22 04:43:28

历史综合模拟练第1题,请详细回答,谢谢! 

网友回答

汉文帝七年(前173年),文帝把贾谊从长沙召回长安.贾谊到长安后,文帝在未央宫祭神的宣室接见了他.
贾谊这次回到长安,朝廷上人事已有很大变化,原来曾压制过贾谊的灌婴已死,周勃在遭冤狱被赦免后回到绛县封地,不再过问朝中政事.但是,文帝还是没有对贾谊委以重任,只是把他分派到梁怀王那里去当太傅.其原因,还是由于邓通这样小人仍在文帝身边,贾谊又多次得罪过这个文帝的宠臣,这就成了贾谊施展其政治抱负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
梁怀王刘揖,又名刘胜,是文帝最喜爱的小儿子.文帝任命贾谊为梁怀王太傅,也算是对他的一种重视,虽然这还谈不上升迁.
不过,对贾谊来说,他所关心的似乎不是自己职务上的升降,而是国家的政治形势.在当时,西汉王朝的政治局势基本是稳定的,但也面临两个矛盾,并逐渐尖锐化起来.一个是中央政权同地方诸侯王之间的矛盾,一个是汉王朝同北方匈奴奴隶主政权之间的矛盾.这两个矛盾的尖锐化,在当时已见端睨.如济北王刘兴居、淮南王刘长接连叛乱,吴王刘濞企图叛乱的消息也时有所闻;而匈奴也经常侵扰西汉北部边境.贾谊透过当时政治局势的表面稳定,看到了其中潜伏着严重的危机,对此深为关切和忧虑.他接连多次向文帝上疏,向文帝敲警钟.其中最著名的,是在文帝前之七年(前173年)他从长沙回长安后所上的《治安策》(也叫《陈政事疏》).
《治安策》一开头,贾谊就大声疾呼:我看天下的形势,可为痛哭的有一个问题,可为流涕的有两个问题,可为长叹息的有六个问题,其他违法背理的事就更多了,难以一一列举.他斥责那些认为天下“已安且治”的人,认为这种人不是无知,就是阿谀奉承,都不是真正懂得治乱大体的人.他形象地说:把火放在柴堆之下,而自己睡在柴堆上,火还没有燃烧起来,就说平安无事.当今的形势,同这有什么两样呢?
贾谊指出危害西汉王朝政治安定的首要因素,是诸侯王的存在以及他们企图叛乱的阴谋.他回顾历史,列举事实说明分封诸侯王的害处.起初,汉高祖刘邦分封异姓王,结果是“十年之间,反者九起”,一年也不得安宁.异姓王的叛乱虽然被平定了,但又不能从中吸取教训,又分封了一批同姓王.在文帝初即位时,天下还算安定,为什么呢?因为大的诸侯王年纪尚幼,而汉王朝派去的太傅、相还能掌握实权.但是,几年之后,诸侯王们大都长大,血气方刚,而汉王朝派去的傅、相年老多病,有的被罢免了,各诸侯王国的丞、尉以上的官职,都被诸侯王们安插了自己的亲信来担任.这样的形势发展下去,要想使国家政治安定,恐怕连尧、舜也是办不到的.
贾谊指出,有人把异姓王叛乱归结为同汉王朝(即刘氏)关系疏远,这是不对的.他举出济北王刘兴居(文帝的侄子)、淮南王刘长(文帝的弟弟)相继叛乱的事实,说明同姓王虽“亲”,也是靠不住的.因为这些同姓王虽名为臣,其实都有布衣昆弟之心,也有称帝为皇的野心.他们在自己的国里擅自授人爵位,赦免死罪之徒,甚至使用皇帝的宫室和仪仗,使汉朝的法令在他们的独立王国里面行不通.
贾谊指出,诸侯王的叛乱,并不取决于是疏是亲,而是取决于“形势”,取决于他们力量的强弱.他回顾汉初七个异姓诸侯王反叛的历史事实,认为大都是强者先反.韩王信依靠匈奴,接着也反了;……燕王卢绾力量比较弱,最后才反.异姓王中也有不反的,这就是长沙王吴芮.长沙国只有二万五千户,实力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