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葡萄糖胶囊和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有什么区别

发布时间:2021-03-10 03:07:38

氨基酸葡萄糖胶囊和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有什么区别

网友回答

氨基葡萄糖-----骨关节保健的主力军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 是一种退行性疾病,发病率很高,中年以后常发,65 岁以上的老年人中,70%有OA症状,是最常见的关节病变,并且是导致成年人长期残疾的第二大病因.临床治疗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以前者为主.药物治疗构成了非手术治疗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氨基葡萄糖、透明质酸、激素等,其中对乙酰氨基酚和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因能缓解疼痛、控制症状,成为骨关节炎治疗最常用的一线药物.
1956年,瑞典研究人员首先发现盐酸氨基葡萄糖可能对骨关节炎病因起作用.之后,经过各国科学家几十年的研究和临床试验,从20世纪末开始,在美国及欧洲各国,氨基葡萄糖作为治疗骨关节炎的首选对因治疗药物得到了广泛应用.大量的临床研究都显示氨基葡萄糖治疗早、中期骨关节炎的安全性非常好,体现在用药过程中不良事件非常少,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令人满意.这也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从USP 25版就将这类产品归为非处方的食物保健品(dietary supplement)的原因之一.而欧洲则因该类产品所显示的一定的临床疗效将该产品作为处方药品进行管理和提供患者所需
国外研究人员认为,氨基葡萄糖是一种小分子化合物,容易透过生物膜,且与关节中的软骨有很强的亲和力,是合成蛋白多糖的底物,更重要的是能抑制一些损害软骨的酶,这些酶类可破坏软骨并波及周围组织,故口服氨基葡萄糖既可抑制破坏软骨的酶,并能保护软骨,正是由于氨基葡萄糖有可能修饰关节软骨的结构,调节关节软骨的代谢而具有延缓关节炎病程的作用,因此,这类产品已成为潜在的改善骨关节炎病情的药物(disease-modifying osteoarthritis drugs,DMOADs).
市场调研机构Mintel公司指出:由全球各地商家推出的含有氨基葡萄糖(glucosamine)原料的产品数量呈稳定增长的态势,美国骨关节保健食品年销售额9亿~10亿美元.其中,氨基葡萄糖类产品年增长率高达36%.2010年,中国占全球氨基葡萄糖原料的市场份额达到85% - 90%.预计今后多年,其所占份额仍将保持市场领先的地位.Mintel公司全球新产品数据库(GNPD)的显示,目前,全球各地共推出了200余种含有氨基葡萄糖的新产品
北美是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氨基葡萄糖市场,2000~2013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7.8%,到了2013年,它占全球氨基葡萄糖市场的份额将达到33%,紧随其后的是欧洲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16.1%, 亚洲和南美洲地区的中国,印度,印尼,巴西等新兴国家将成为未来消费市场的新增长点.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他们对含有这种原料成分的产品趋之若鹜,氨基葡萄糖市场已经出现了两个重要的发展态势:市场转向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也从原料大国开始进入大众消费了,同时氨基葡萄糖也已经开始出现在食品,药品和饮料中.
那么功能强大的骨关节保健品----氨基葡萄糖生产厂商众多,品种又不一,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应该怎样选购氨基葡萄糖产品呢?
根据症状轻重的选择:
许多临床研究都提示氨基葡萄糖治疗骨关节炎8~12周,对缓解关节疼痛和提高受累关节总体功能有一定的疗效,其总体疗效与每日1000 mg对乙酰氨基酚相当,优于采用安慰剂的患者,3年用药结果显示氨基葡萄糖能缓解轻、中度骨关节炎所致的关节疼痛.此外,研究也显示氨基葡萄糖能有效延缓骨关节炎关节间隙的变窄和减轻关节疼痛,研究也显示氨基葡萄糖对重度骨关节炎的效果则不够理想. 因此,轻、中度骨关节炎包括膝关节、肩关节、髋关节、手腕关节、颈及脊椎关节和踝关节等,可选择氨基葡萄糖作为保健、临床治疗的首选,可缓解和消除骨性关节炎的疼痛、肿胀等症状,改善关节活动功能.重度骨关节炎患者推荐与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联合使用.联合使用能减少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的用量,进而减少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的副作用.
多项研究均表明,口服1500mg氨基葡萄糖制剂不会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糖尿病患者也能放心使用.
根据原料来源的选择:
目前氨基葡萄糖依据原料来源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天然海洋虾蟹壳提取氨基葡萄糖,另一类是发酵类氨基葡萄糖,又称素食类氨基葡萄糖.
虾蟹壳氨基葡萄糖:
虾蟹壳氨基葡萄糖是目前市场上最主要的氨基葡萄糖,约占总量的85-90%.虾蟹壳氨基葡萄糖是利用甲壳素(几丁质)水解而成,实际上该产品却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天然生物聚合物.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利用沿海地区大量的海洋水产加工副产品虾蟹壳生产甲壳素,进而开发出系列衍生产品,如壳聚糖和氨基葡萄糖等原料.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甲壳素与氨基葡萄糖原料生产国和出口国.
目前在我国沿海地区,至少有二十多家企业在生产氨基葡萄糖原料,国内氨基葡萄糖(包括聚氨基葡萄糖)总产能为14000~15000吨,实际产量在13500吨左右.前三甲以福建的华宝海洋生物化工厂最高,约占生产总量的30%左右,浙江的金壳生物化学厂占生产总量的13%、江苏的日兴生物化工制品厂占生产总量的10%、山东、广东和广西也有数家小规模工厂,产量不大.另外,越南、印度和印尼等东南亚国家每年也能生产虾蟹壳氨基葡萄糖300—400吨.
这其中,华宝海洋生物化工厂是国内惟一通过了北美、欧盟官方的壳源性氨糖API GMP认证的厂家,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