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破吴归后发生了什么著名事件,越王勾践破吴归

发布时间:2020-07-10 02:58:18

越王勾践破吴归后发生了什么著名事件,越王勾践破吴归

网友回答

原文
  越王勾践破吴归后发生了什么,勾践的妻子是谁?越王勾践破吴归
  秋时期,吴越两国相争,吴王夫差先是大败越国,带回越王勾践到吴国做人质,期间让越王勾践做牛做马,给夫差当脚垫踩,给夫差拉马,亲尝大粪,甚至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夫人被污辱……最终骗得吴王的信任,被释放回国。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终灭了吴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勾践塑像
  在吴越兴亡史中,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事件最为人所知。而越王打败吴国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呢?其中最著名的应该就是范蠡辞官,文种被赐死了。范蠡是个有远见的人,他识人性,看勾践是个能一起共患难的人,却不是一个能一起享福的人,所以一早脱身,离开是非之地,带上美女西施泛舟江湖,游历大山,曾经三次经商,成为一代富商。而同为有功之臣的文种就不一样了,他没有听从范蠡的建议,依然留着越国,最终因和勾践在政治上意见不合,正好又有人说文种要造反,而被越王勾践赐死,和当年夫差赐死伍子胥的方法何其相同!文种只怨勾践做人不讲义气,却不知人的本性与“王者之道”不可共存。自己的心境已经与勾践相去甚远了。
  青山有幸埋忠骨,堆堆黄土,遮盖了历史的血腥,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我们在崇敬它恢弘气势的时候,也不要忘记了它背后一道道斑驳,以史为鉴,时时刻刻警醒着,才能创造更好的历史。
  勾践的妻子
  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肯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勾践的老婆就是这样的存在,问一个简单的问题,你知道他老婆叫什么名字吗?
  雅鱼剧照
  勾践的老婆叫雅鱼,绝对是一个贤妻良母,无奈跟着勾践吃了那么多年的苦,最后还被赐死。
  在吴王承诺去给夫差为奴为婢的时候还硬要拉着自己的老婆一起,我个人觉得这很不厚道,但是雅鱼自己却觉得自己贵为一国之母,应该与自己的夫君共进退,为自己的子民做些什么事情。然后就跟着勾践去了越国。
  但是她哪里料得到,在敌国,一个女人受到的屈辱比男人大得多。他作为一个国母,在越国却被伍子胥陷害,被晋国的使者侮辱。按照正常的剧情发展,这时候雅鱼应该先自怜一番,然后对自己的夫君说声对不起,然后去死。但是能跟着勾践到越国来混的女人岂是普通人,她自己擦干眼泪,没有说什么,继续陪着自己的夫君,熬过后面难捱的日子。
  最终他们回到了自己的国家,但是心中的伤口要怎么填补?最后在勾践成就自己的霸业的时候,她也死了。
  还有一说是她被勾践赐死,因为勾践不愿意让别人知道他在越国吃过粪便。
  但是不管怎么说,没有人可以否认她是一个伟大的女人,不管他最后是怎么死的,在那个时候能够面对强暴,还能坚强活下去的女人,非常值得敬佩。同时也十分让人惋惜。她若是平常人家的儿女,大概会幸福很多吧。
  勾践的儿子
  在影视剧版本里面,勾践最著名的儿子有两个。一个叫做与夷,是勾践最初立的王子。可是后来越国不是被灭掉了嘛,与夷也就被吴王给杀掉了。勾践后来复国之后,就又立了自己的另一个儿子,叫做鹿郢。他后来继承了勾践的王位,励精图治,把越国给发扬光大,国事鼎盛。
  勾践画像
  但这只是影视剧版本,是被人为的更改了历史的记载。在历史记载里面,只有与夷的存在。继承了勾践王位的也是与夷,励精图治的也是与夷,把越国发扬光大的还是与夷。
  可能是因为老爸太厉害,所以历史在记载与夷的时候就写的很少。可是这并不能掩盖住与夷的才华,与夷是个人才,要么怎么会让越国变得更加优秀。有什么样的爸爸,儿子十之八九也会是什么样子。勾践在历史上有多能耐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这样的儿子又怎么能错了呢?只是史书对勾践太偏心,勾践的故事太励志,那些年代又与我们相距太远,在历史的尘沙之中,有些人被我们渐渐淡忘。
  还有野史说,西施是与夷的亲妹妹。还是因为年代久远,很多事情已经不可考证,当初的风流韵事也好,八卦绯闻也好,没有烟消云散的,留下了,就这样吧。历史上的越国辉煌过,也便如此了。最后还不是被别的国家统一了?留下的,只是对后人最有利的。因为勾践太有用,所以对他的儿子忽视了。
  一起哈哈大笑抓蟋蟀,这不是误国是什么。

网友回答

越中览古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赏析
  歌不是历史小说,绝句又不同于长篇古诗,所以诗人只能选取这一历史事件中他感受得最深的某一部分来写。他选取的不是这场斗争的漫长过程中的某一片断,而是在吴败越胜,越王班师回国以后的两个镜头。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二、三两句分写战士还家、勾践还宫的情况。消灭了敌人,雪了耻,战士都凯旋了;由于战事已经结束,大家都受到了赏赐,所以不穿铁甲,而穿锦衣。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了出来。越王回国以后,踌躇满志,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来,于是,花朵儿一般的美人,就站满了宫殿,拥簇着他,侍候着他。“春殿”的“春”字,应上“如花”,并描摹美好的时光和景象,不一定是指春天。只写这一点,就把越王将卧薪尝胆的往事丢得干干净净的情形表现得非常充分了。都城中到处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这种场景十分繁盛、美好、热闹、欢乐,然而结句突然一转,将上面所写的一切一笔勾销。过去曾经存在过的胜利、威武、富贵、荣华,现在所剩下的,只是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这一句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以慨叹来表达。过去的统治者莫不希望他们的富贵荣华是子孙万世之业,而诗篇却如实地指出了这种希望的破灭,这就是它的积极意义。
    诗人将昔时的繁盛和眼前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一般地说,直接描写某种环境,是比较难于突出的,而通过对比,则效果往往能够大大地加强。所以,通过热闹的场面来描写凄凉,就使读者更觉得凄凉的可叹。如此诗前面所写过去的繁华与后面所写后来的冷落,对照极为强烈,前面写得愈着力,后面转得也就愈有力。为了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诗人对这篇诗的艺术结构也作出了不同于一般七绝的安排。一般的七绝,转折点都安排在第三句里,而它的前三句却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就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这种写法,不是笔力雄健的诗人,是难以挥洒自如的。
    这首诗的重点在于明写昔日的繁华,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结句写后来的荒凉,由此加以抹杀,转而引出主旨,充分体现了诗人变化多端的艺术技巧。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