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别有深意在其间 (1)如果“余生亦早”,轮到给居里夫人写悼词,大概照例会把那些辉煌的科学成果罗列一番,再把她历年所得的学术头衔排成一串。还有,她一生得过两次诺贝尔奖,创造纪录,这也一定不会遗漏。 (2)但是,当看到爱因斯坦1935年11月23日的讲演《悼念玛丽·居里》时,我不免有点疑惑了。你看它,从开头:“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远超过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到结尾:“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光明的未来。”一篇几百字的悼词,通篇讲的是居里夫人的道德品质,而非科学业绩,须知是在悼念一位科学家呀——这不是疏忽? (3)爱因斯坦和居里夫人相知甚深,想不至如此“疏忽”吧。再一想,“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是不是有道理呢?杰出的科学家作为“第一流人物”,作为人们崇敬的人物,他们身上体现的美好道德最容易成为人们的楷模。居里夫人的品德是高尚的,面对美国妇女捐赠的价值百万法郎的一克镭,她毫不犹豫地转赠给实验室,面对成名以后数不清的道贺、捧场、宴请,她眉头一皱置之……如果说科学的造诣足以改变人们的物质世界,那么,这些道德的光华不就可以说是照亮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吗?即使在今天,只要我们队伍中还存在着不讲科学道德、见小利而忘大义的倾向,这种精神就必将超越时间空间的阻隔而熠熠闪射。 (4)一个科学家的道德品格,其重要性不亚于他的科学成果,甚至用爱因斯坦的话来说,科学成果还是“取决于品格”。真的,曾经有过品格卑下的追名逐利之徒而终成大才的吗?我们看到的倒是相反,不甩掉名缰利绳的重要束缚,就难登上科学的高峰,登上去还得跌下来,当牛顿早年谦逊勤勉,自比作“在海边偶而拾到几片贝壳的孩子”的时候,他曾经登上过物理学的峰巅,一旦他骄傲起来,势利起来,殚精竭虑于争夺这个那个发明权的时候,他就走了下坡路。更可悲的是瓦特,这位“蒸汽机之父”后来成为“波尔顿—瓦特”公司的老板,沉醉于金钱和权利的追逐之中,不但自己不再长进,还压制别人,成了科学道路上的绊脚石。道德与科学的紧密联系右这类悲剧得到印证。 (5)爱因斯坦的悼词的深刻意义,也由此可见。表面上不强调科学,实际上正为着打掉人们的思想重负以促进科学;悼念的是道德崇高的前辈科学家,嘱托的却是后辈科学家对道德的修养。 1.文章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________2.第二段中的“后者”和第三段中的“这种精神”各指代的是________。3.第四段的中心是:________4.下面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二、三段赞颂道德高尚的居里夫人,第四段贬斥追逐名利的科学家。B.第二段提出中心论点,三、四段分别是从两个方面(各围绕一个分论点)论证中心论点。C.第二段简评爱因斯坦悼词,提出问题,三、四段用例子说明爱因斯坦的说法是有事实概括的,即先质疑、后解释。D.第二段提出了“道德品质”和“科学业绩”两方面内容。E.第五段高度评价爱因斯坦悼词的意义,说他的悼词一方面解放人们的思想以促进科学,另一方面告诫后辈科学家要重视道德修养。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反衬爱因斯坦悼词别有深意。 2.“后者”指靠单纯的才智取得的成绩;“这种精神”指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品德。 3.科学成果“还是取决于品德”。 4.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