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8 23:06:15

阅读:

这里黛玉喝了两口稀粥,仍歪在床上。不想日未落时,天就变了,淅淅沥沥下起雨来。秋霖脉脉,阴晴不定,那天渐渐的黄昏时候了,且阴的沉黑,兼着那雨滴竹梢,更觉凄凉。知宝钗不能来了,便在灯下随便拿了一本书, 却是《乐府杂稿》,有《秋闺怨》、《别离怨》等词。黛玉不觉心有所感,不禁发于章句,遂成《代别离》一首,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词为《秋窗风雨夕》。词曰: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秋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续。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挑泪烛。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3分)

1《春江花月夜》是        代著名诗人          所作。其中的著名诗句有:                                     。(4分)

2请就本段的人物性格进行简要的分析鉴赏。(4分)

 

网友回答

【答案】

1唐代;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每空1分,诗句只要正确就得分)

2在本段塑造了黛玉体弱多病、多愁善感、文采过人的形象。(2分)“喝了两口稀粥”是黛玉幼年多病的一个典型生活细节;黄昏细雨,是对黛玉凄苦内心的一种象征;“随便拿了一本书, 却是《乐府杂稿》”这一细节是黛玉文学修养的体现,而她模拟《春江花月夜》所作的《代别离》一首更是她文才过人的具体体现。(2分,要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解析】试题分析:1该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多背多记就好。2可以通过语言、动作等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学常识”的能力。

点评:高考中对文学常识的考查虽然逐渐淡化,但是一些比较重要的诗歌、文学作品的作者还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主要还是抓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