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放学回来做些什么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31 00:44:01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鲁迅放学回来做些什么周建人  有一次我到宾符先生的家里去,看见有一条鲁迅写的小条幅。这是真的,鲁迅后来常常给人家写字。  其实,鲁迅向来并不爱写字。除却书房里的“例行公事”外,也不看见他习字,也不看见他考究字帖,家里字帖本来倒是有一些的。他幼时很爱画,放学的时候我常常看见他去买画谱。他把过年时候的压岁钱等所得的钱,总去买画谱。向书坊要了目录来,看有什么可买的,如《海仙画谱》,《海上名人画谱》,《阜长画谱》,《椒石画册》等等,买了许多。当然,并不是怎样好的版本,无非木刻或石印的。买来以后,大都用绢线钉过,因为书坊店里钉的不好,往往容易脱线。并常常改换封面,封面照例用栗壳纸。看画谱的时候常常在晚上。母亲房里有一顶四仙桌,晚饭后,他揩干净桌子,搬出画谱来,一张一张翻开来看。翻时很仔细,先看指上有无墨迹或是否肮脏。他最恨翻时候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页上刮过去,使左下角翘起来,再拿住它,翻过去,因为纸面上就留有一条指甲刮过的痕迹了。他总是用指头拿书页折缝上方印有一条阔墨线处去翻,因为不会弄肮脏。我们伏在桌子旁边看,手当然不许伸开去向书上摸一摸。如果去摸一摸,或用指点一点,深怕洁白的书页上会弄污,当然是要禁止的。看后,又放在母亲眠床旁边的一只红色皮箱里去。这皮箱里并无衣服,藏的都是他的书。因为木板的书箱虫子容易进去,所以放在高口的皮箱里,虫进不去。书当然放得很整齐,大空处放大书,小空处放小书。缝里插些小包樟脑,以防蠹鱼来蛀食。  不但看画谱,而且还喜欢画,有一时期是用荆川纸,因它薄而透明,映在画上描绘。笔用尖细的北狼毫。这样描下许多小说上的绣像之类。他有一次给我画了一个扇面,是一块石头,旁生天荷叶(俗称,书上称虎耳草),有一只蜒蚰螺(俗称鼻涕虫)在石头上爬;并有些杂草,纯用墨画的。  还有一件课外工作,即书房以外的活动,是抄书。他也很喜欢看讲草木虫鱼等的书,如《南方草木状》、《花镜》、《兰蕙同心录》等等,也占据了他的红色皮箱里一部分位置。后来又得了一部《广群芳谱》。抄的也就是这一类,如《释草小记》、《释虫小记》等等,许多这类文字都抄下来,起初抄的都用荆川纸,画了格子衬在里面来抄。后来刻了有直行的木板,定印了许多纸,纸用竹纸,直行的条子用黑色,以后抄书就用这种纸头了。抄时只需衬上横格子,他自己抄不及,我曾经替他抄过几种,但名称现在都忘记了。他喜欢藏草木的书籍的脾气一直保存着,住在上海北四川路时候,有一天往蟫隐庐去,看见方时轩的《树蕙编》,便买了一本。但不久送给我了。他读书时,从书坊里回来,常常看《花镜》,并曾经加上许多注解。不知这册改过的《花镜》现在还存在否。  他暇时也种花。种花的时期最长,有时亦养金鱼。有一次还养过趋织(上海叫催绩,即蟋蟀),但不大喜欢,不过偶然玩玩的。鱼较喜欢养,在大陆新村时记得还有一只玻璃水族器,养着几条小鱼。(1)第二段中“例行公事”加引号表示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2)请你根据上下文推测,第二段中加粗字“蠹(d))鱼”指的是________。(3)请你用简洁的文字概括鲁迅放学回来所做的事情: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4)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三是________;四是________写出了鲁迅翻看和收藏画谱时的________之态。(5)引文第四段除了介绍鲁迅喜欢抄讲草木虫鱼的书外,还介绍了________和________。(6)引文散记了鲁迅少年时期放学回家后经常做的一些事情,你从中发现了鲁迅先生的哪些个性特点?受到哪些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本文作者周建人是鲁迅的三弟,你知道鲁迅的二弟是谁吗?其实周氏三兄弟都是非常著名的人物,有兴趣的你不妨查询一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特定用语  只在书房里为了完成作业而写(2)蛀蚀书籍的虫子(3)①买画谱看画谱②描画③看讲草木虫鱼的书④抄书⑤种花养金鱼(4)看手指是否干净  总是用指头拿书页折缝上方印有一条阔墨线处去翻以免弄脏  不许别人摸书,禁止弄污书页  将书整整齐齐收在红色的皮箱里以防虫蛀  仔细小心(5)鲁迅抄书的仔细  抄书的热情(6)兴趣广泛,做事严谨  可以发展自己兴趣爱好,同时要从小培养自己做事仔细认真的习惯 (7)周建人(1888-1984),字松寿,又字乔峰,浙江绍兴的。鲁迅之弟。辛亥革命前后在绍兴任小学、中学、女子师范学校教员。1920年考入北京大学。次年10月到上海,任商务印书馆编辑。1923年经沈雁冰介绍,与瞿秋白相识。曾应瞿之邀,在上海大学讲授进化论。1927年以后,常为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人的交往担任通信联络并做掩护工作。1932年参与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筹建工作,被推举为调查员。1936年10月19日与宋庆龄、许广平等商量鲁迅治丧事宜,决定由宋主持鲁迅葬礼。抗日战争时期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对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政策。抗战胜利后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1945年12月30日与马叙伦等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国民主促进会。次年4月与宋庆龄等发起上海各界追悼“四八烈士”大会。5月被选为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理事,积极参加反独裁、反内战的斗争。94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高等教育部副部长、浙江省省长、中共中央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席等职。1984年7月29日在北京逝世。著译有《生物进化浅说》、《物种起源》、《宋庆龄是鲁迅的亲密战友》、《哀悼宋庆龄同志》等。周作人(1885——1967),原名周木魁寿,号起孟,后改作起明。现代散文家、文学翻译家、诗人。浙江绍兴人,鲁迅之弟。早年就读于江南水师学堂,1906年赴日本留学,1911年回国,先后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学校教授。五四时期开始写作新文学作品,三十年代后藏身书斋,躲避现实。“七七事变”后不听友人劝告,拒绝南下,在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署任督办。抗战胜利后被捕入狱,建国后获释,主要从事文史研究工作。鲁迅自小便酷爱读书,祖父曾是晚清进士,家境一度非常宽裕,鲁迅与其弟周作人自小便有机会和条件去接受比较好的私塾教育,这为此后二人成为在国学研究上造诣颇深的大师起到了很好的启蒙作用。鲁迅年少时资质聪颖,且又好学,十三、十六岁时因祖父受贿案与父亲的去世,家境每况愈下,但鲁迅仍是凭借着自己深厚的国学基础与对新学的向往于1889年往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许寿裳在《鲁迅先生年谱》中记道:“(鲁迅先生)对于功课并不温习,而每逢考试辄列前茅。课余辄读译本新书,尤好小说,时或外出骑马。”可以说,鲁迅已经不是传统儒家经典教育的产物,而是一个充满着新思想、新观念的时代进步的典型代表,我们再来看看他的二弟:周作人的散文闲适、冲淡,少有人间烟火气,读之令人心旷神怡,是散文中的佳品,他深厚的国学底蕴与温文尔雅的性格特点促使着他写出几乎不逊于鲁迅的白话文来,或许二者又不能同日而语,因为鲁迅的底子里透着坚毅,透着不饶人的尖刻,而周作人自小内心的抑郁,性格中懦弱中庸的一面自然与鲁迅文风相异,或许两人只有在同翻译一部著作时才能找到更多的共同点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