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1000年前,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在风和日丽的春日出游时(如图所示),对沿途的风景有感而发,题写了《襄邑道中》一诗,诗中写道:“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在这首诗当中,诗人艺术性地表达了他对运动相对性的理解.关于诗中所描述的运动及参照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云不动”是以两岸的“飞花”为参照物的B.“云不动”是以两岸的“榆树”为参照物的C.“云与我俱东”是以运动的“船”为参照物的D.“云与我俱东”是以两岸的“榆树”为参照物的
网友回答
D
解析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先选取一个标准做为参照物,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物体就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物体就是静止的.
解答:(1)细细品味古诗,从最后一句“不知云与我俱东”可知,相对于地面来说,诗人与云都是向东运动的,也就是说,二者的运动状态相同,相对静止.所以诗人以自己为参照物看云时,会认为“卧看满天云不动”的效果,故AB错误;
(2)在本题中船是向东高速行驶,而“卧看满天云不动”是指“云与我”保持相对静止,即“云与我”以相同的速度相对于地球向东运动.所以“云与我俱东”是以两岸的“榆树”为参照物的,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通过古诗句考查同学们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