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全民阅读的支点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0-07-08 23:57:39

阅读的深度,决定了思想的高度。只有读书无禁区,思想才能无所拘束,也才能如总理所言,通过阅读增强社会的创新力量和道德力量。

网友回答

在两会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有记者问李克强总理为何那么看重全民阅读,并且连续两年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个提问本身引来了一些疑问。比如有人认为,在时间如此宝贵的场合下,提出这个问题不合适。
  这是一个颇有趣的现象。质疑者或许认为,在记者见面会上,媒体应该围绕国家大事或者针对一些迫在眉睫的问题发问。但我就不懂了,难道全民阅读的事情算不上国家大事,或者不够迫切吗?这几年来的权威调查显示,我国成年国民年人均阅读图书仅4本出头,电子图书阅读量也就2本出头。这是一个低得让人难以启齿的数据。这还不说,多数人读了哪些书也是个问题。
  至于阅读的重要性,总理在回答中已经说得够清楚了。他是从三个层面来阐释阅读的作用和意义的:对个人来讲,用闲暇的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一种财富,可以说终身受益;对社会来讲,全民阅读量的逐年增加,是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标志;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和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话说到这份上了,难道“全民阅读”还不够分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其实,当前更要紧的不是讨论全民阅读的重要性,而是该如何倡导和推动全民阅读。对此,我认为有两个重要支点,一者涉及如何拓展阅读的广度,另一者涉及如何抵达阅读的深度。
  该如何拓展阅读的广度呢?应该说,从小培养阅读的兴趣,是逐渐形成全民阅读习惯的根本办法。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对阅读感兴趣,养成阅读习惯,那么读书就会成为他的长期爱好。而如果多数人都有阅读的爱好,自然而然也就形成了书香社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基础教育过程中,让人充分感受到阅读之美,培养人们对阅读的热爱。
  在这方面,国内的基础教育发挥的积极作用少,反作用多。这主要是,以应试为目的的语文教育,不仅败坏了孩子对语言文字的亲近感,而且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刻板化的语文教材选文,让人无从感受语言文字之美。填鸭式的知识灌输,肢解了文字的感性力量。陈腔滥调的作文训练,让学生丧失了发乎内心的表达欲。这一切,无一不在逐渐腐蚀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对阅读的兴趣。
  因此,形成全民阅读氛围,有赖于加快基础教育改革。让孩子们在基础教育阶段,亲近母语,热爱阅读,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一门好的语文课,不是让学生记住一篇课文的中心思想,而是让人从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到阅读的美好。如此,才能逐渐形成全民阅读的氛围,并且长期保持下去。
  又该如何抵达阅读的深度呢?1979年《读书》杂志创刊号上有一篇文章《读书无禁区》,很好地阐述了这一问题。阅读的深度,决定了思想的高度。只有读书无禁区,思想才能无所拘束,也才能如总理所言,通过阅读增强社会的创新力量和道德力量。
  目前,国内出版市场上图书种类繁多,令人眼花缭乱。据相关统计,国内每年出版图书已超过40万种。而根据摸底调查,国内古籍的总量约有20万种。也就是说,现在国内一年出版的图书数量相当于历史上留下来的图书总量的2倍。
  问题是,出版数量上去了,但人们的阅读量并没有上去,阅读的质量也并未提高多少。许多读者对当下图书的质量并不满意。一方面,如今粗制滥造、劣质翻译的图书不少;另一方面,许多好书在出版前就被删得七零八落,不仅有损于图书的完整性,而且影响了思想的表达和知识的传播。比如多年前名噪一时的三联版《宽容》《情爱论》《第三次浪潮》等书,无一不是删节本。又如,同样是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国内岳麓出版社出版的只有一卷,而海外出版的则是五卷本。至于删节原因,有的是出于作者、译者或编者的无知,有的则是基于各种现实考虑。但其后果都是一样的,就是伤害了读者的阅读权利,阻碍了阅读对一个社会发展所能发挥的巨大力量。
  可见,倡导和推动全民阅读,不仅要加快基础教育改革,从小培养人们读书的兴趣,还要深化出版体制改革,拓展全民阅读的疆域,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图书,为思想进步、创新发展提供不竭的源泉。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