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杖”的美学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07:54:2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廷杖”的美学     “廷杖”,也就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打大臣屁股,被明清史专家孟森先生称为“明代特有之酷政”。这一“酷政”的创制者是明王朝的奠基人朱元璋。     按现代人的想法,打屁股,总比杀头掉脑袋强多了,怎能算什么特别的酷政?这就是时代的差异了。昔日的读书人讲究“可杀不可辱”,即使犯法,白刃加颈,也比众目睽睽之下被公然羞辱强。这种旧士子的观念,讥其迂腐也好,说它是一种气节也罢,都是一种客观存在,中国历史上大多数时期,包括专制君主在内的大多数人也是尊重这个客观存在的,所以中国法制史上有“刑不上大夫”之说。刘基曾经对朱元璋说,“古者公卿有罪,……诣请室自裁,未尝轻折辱之,所以存大臣之体”。君主一般不对读书人动刑,可以说正是昔日特有的砥砺名节、蓄养士气的一种良法。     可是朱元璋偏偏就喜欢折辱读书人,动不动就在大堂上杖责。朱元璋开了个先例,他的后代们虽然没有他治国的手腕,但羞辱读书人的爱好却一脉相承,嘉靖皇帝一次就可以杖死十几名大臣。     朱元璋的爱杖责大臣,并不仅仅是性格暴虐使然,更是其过份敏感、极度自尊而又自卑的心理在作祟:没有受过诗书教育的朱皇帝就是要让心高气傲的读书人难堪。明代历史上大臣受杖责,多半是因为劝谏。劝上一两次,皇帝老儿就烦了,就要打你。可是居然就是有人不怕挨打,又接着劝谏,被打者一时前赴后继。     从主体而言,打人者无疑是在享受征服和羞辱别人的快感。就客体来说,被打者一个接着一个,排队等着打,这又是为了什么?你可以说这是旧式士子那种“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使命感,驱策着他们敢于批君王之逆鳞,敢于正视这淋漓的鲜血,但如果全部排除背后的心理因素,我是不信的。《明史》记载,万历年间大臣赵用贤因为批评张居正而被杖责,肉腐烂溃落,其妻把掉落的肉腌制以后精心收藏作为纪念。在这样奇特的纪念品中,难道没有蕴藏一种奇特的心理吗?“廷杖”,主体意在羞辱,而客体却偏能变羞辱为光荣,以至几块腐肉也成为具有独特美学意义的符号。这种心理还不仅仅是受杖者个人及家属的,史书明载,一个官员如果无辜被杖,就仿佛拥有了一页浓墨重彩的光荣史,终身令人倾慕,天下以为至荣。这样一种效果,惯施淫威的专制君主们可曾料及?     延杖,杖出一种美学,这当然是一种病态的美学,也是病态社会下的一种病态心理。 (文章有删改) 1.依据文本,下列对“刑不上大夫”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刑不上大夫”是说封建君主一般不对读书人动用刑法,这个法律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大多数时期都被采用,但在明代却被摧毁了。     B.中国法制史上有“刑不上大夫”之说,它是砥砺名节、蓄养士气的良法,长期以来中国的读书人因此形成了“士可杀不可辱”的观念。     C.文中强调“刑不上大夫”是客观存在,有力证明了“廷杖”是“明代特有之酷政”的观点,又为下文分析病态心理提供了依据。     D.援引“刑不上大夫”之说,通过对照,批判“廷杖”的创制者朱元璋的暴虐与专制,暴露“廷杖”盛行的明代社会的病态现象。 2.明代人如何看待遭受廷杖的事?作者认为明代大臣敢于前赴后继受廷杖的原因有哪些? 3.文章结尾说廷杖“是病态社会下的一种病态心理”。请结合全文,说说主体的病态心理是什么,并分析客体病态心理的思想根源。

网友回答

1.D(A项,误解内涵,“不对读书人动用刑法”有误,原文是“不对读书人动刑”;“法律制度”说法不妥。B项,倒因为果。C项,张冠李戴,“客观存在”在原文中指士“可杀不可辱”的观念。) 2.第一问,光荣(至荣),令人倾慕;  第二问,①旧式士子“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使命感的驱策;②变屈辱为光荣的病态心理的作用。 3.主体:以征服和羞辱别人为快。客体:①刚直中表现出的愚忠;②愚忠中透露出的奴性;③奴性中传递出的扭曲的名利观。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