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节选)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6:12: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沁园春 长沙(节选)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诗离不开意象构成的意境,有的诗由一个主题意象展开联想,有的诗围绕一个中心由多个意象展开联想,说说在选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个意象,它们围绕什么来写。2.诗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多种典型的景物进行描写,请问这些景物是怎样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3.这首词的语言极富表现力,请从选段中选取几个表现力强的词,作简要赏析。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参考答案:选取的意象主要有群山、树林、碧江(自然力量、革命形势),百舸、飞鹰、翔鱼(向往自由)。它们都是围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句话来写的,从而体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中的意象的理解。诗歌是离不开意象的。所谓意象就是作者借以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一系列景物,这些景物是有特定意义的。注意抓住表达的内容来理解意象。  2.参考答案:诗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多种景物进行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山上选取了“林”,江面选取了“舸”,天空选取了“鹰”,水底选取了“鱼”来进行描写。其中“林”是静景,“舸”“鹰”“鱼”是动景;“层林”所处的“万山”是远景,“翔浅底”的“鱼”是近景:远近相间,动静结合。此外,作者又由上到下组合,从而显得层次分明。  解析:本题考查描写景物的角度和方法。鉴赏景物描写是鉴赏诗歌作品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3.参考答案:这首词的语言,用词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层”字表现出树林的重重叠叠,“染”字则活画出岳麓山一带的枫林,仿佛人工染成一样的壮美景色。“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写的是近景,“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透”字表现出江水碧绿清澈,“百”字写舸之多,而一个“争”字,则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鹰击长空”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表现了雄鹰迅猛有力地拍打双翅的矫健勇猛的雄姿。“鱼翔浅底”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描写出游鱼在水中自如轻快的神态,形象生动。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理解。诗歌特别讲究炼字和炼句,要注意把握。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