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这是比较显著的例子。其实我们涉身处世,随时随地都横着两条路径,一是抵抗力最低的,一是抵抗力最大的。比如当学生,不死心塌地去做学问,只敷衍功课,混分数文凭;毕业后不拿出本领去替社会服务,只奔走巴结,夤缘幸进,以不才而在高位;做事时又不把事当事做,只一味因循苟且,敷衍公事,甚至于贪污淫佚,遇钱即抓,不管它来路正当不正当——这都是放弃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而走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这种心理如充类至尽,就可以逐渐使一个人堕落。我曾穷究目前中国社会腐败的根源,以为一切都由于懒。懒,所以因循苟且,做事不认真;懒,所以贪小便宜,以不正当的方法解决个人的生计;懒,所以随俗浮沉,一味圆滑,不敢为正义公道奋斗;懒,所以遇引诱即堕落,个人生活无纪律,社会生活无秩序。知识阶级懒,所以文化学术无进展;官吏懒,所以政治不上轨道;一般人都懒,所以整个社会都“吊儿郎当”暮气沉沉。懒是百恶之源,也就是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如果要改造中国社会,第一件心理的破坏工作是除懒,第一件心理的建设工作是提倡奋斗精神。1.这段话的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的?2.作者说“懒是百恶之源”,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3.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么一段论述“懒”的文字?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参考答案:最后一句是中心论点。是在列举一系列反面事例的基础上自然提出的。 解析:作者先以学生为例,学生整天混分数,混文凭,最终将会堕落,究其原因,就是懒,不能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作者紧接着扩而大之,由具体身份的人扩大到整个国家和社会,极言懒惰之危害。在这里,作者没有停留在“看病”或“诊断”上,而是进一步“对症下药”:“如果要改造中国社会,第一件心理的破坏工作是除懒,第一件心理的建设工作是提倡奋斗精神。” 2.答案:略 解析: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如果你不认同,说出理由就可以。 3.参考答案:与前面的孔子的正面事例形成对比,这样正反结合,更具说服力和现实意义。 解析:解答此问题主要是联系上下文以及全文的观点进行分析,上文是举孔子的正面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