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有什么危害,请列举战争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0-07-10 02:04:38

战争有什么危害,请列举战争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网友回答

贫困和战争对环境的极大危害
  在过去200多年里,人类社会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与此同时贫困在也增长。从历史上看,无论是英国的圈地运动,西班牙、葡萄牙的海外殖民,还是在北美大陆对印第安人的赶净杀绝,资本主义发展的每一阶段都伴随着残酷的掠夺。本世界的两次世界大战与大大小小数百次战争。几乎都与争夺土地、资源和市场有关。此外,发达国家还以所谓文明礼貌形式夺取并消耗全球的大部分自然资源,事实上减少以至剥夺了穷国发展经济的可能性。因此,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带来国内的贫富对立,而且造成穷国和富国的对立。时至今日,全球的贫困现象仍很严重,穷人的数量继续增长:1985年为10亿,而1990年就增加到11亿,大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
  贫困是许多地区资源利用过度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对那些勉强度日的赤贫者来说,生存的需要压倒一切。他们维持每日的生活已经捉襟见肘,根本没有余力去考虑明天,更谈不上改善环境了,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中东和北非以及亚洲 的某些地区,贫困迫使农民对土地进行超负荷的经营,从而造成土壤的退化和盐碱化;而在热带地区,毁林开荒的现象十分严重,由此造成水土流失,很快就使土地的生产力丧失殆尽。贫困和资源耗竭、环境恶化互为因果,形成了又一个恶性循环。
  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情况也一样,发达国家排放的污染物总量大,但总体上看已受到控制并开始下降,许多地方的环境治理工作很在成效。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破坏和污染正在加剧。由于贫穷,他们无法拒绝低成本高污染生产方式的诱惑,更不愿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治理污染。对这些国家来说,当前的经济增长是第一位的目标,一时还顾不上考虑未来的代价。污染和环境的破坏是跨国界的,其他国家的人民被迫分担其后果和代价。例如。墨西哥北部工业区大量消耗矿物燃料,由于风向的原因,美国深受酸雨之害;而美国东北部的工业又把酸雨带给加拿大。解决这类跨国界问题很困难,其结果往往取决于国家间力量的对比,因而缺乏公正。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看来,今天的环境问题大多数是发害国家地过去的行为造成的。大气中积累的二氧化碳和氟氯烃等有害物质是这样,全球森林面积减少和土壤退化也是这样。因此,在治理污染和环境问题上,发达国家应当承担更大的责任,包括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和经济援助,使他们有国能力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改善环境。如果今天就要求发展中国家采用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并且自行承担全部代价,那么,无异于剥夺了他们发展的机会,是十分不公平的。
  国际间及国内社会和政治冲突的极端形式是战争。历史上各种战争的直接原因很多:民族、宗教、意识形态等等,不一而足;但是,归根结底经济利益的冲突是最根本的原因。人们为了争夺资源而进行战争,但是战争又大规模地消耗稀缺的资源,毁灭利用资源生产出来的财富,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直至消灭人类的生命。
  本世纪人类已经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丧生的人数超过800万,受伤者高达2200万其中700万人终身残废。财产损失大约 2600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更大,损失也更惨重。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各国总伤亡人类约1亿,财产损失4万多亿美元。
  在1991年初爆发的海洋战争中,破坏最大的是油田。科威特当时有1 080口油井,大约有950口在战争中遭到破坏,其中600多口被点燃,每天烧掉大约600万桶石油,价值1.2亿美元。这场石油火灾造成了人类历史最惨重的环境污染。白天浓烟滚滚黑云蔽日,中午时分能见度不过三米,入夜烈火熊熊映天彻地,蘑菇状烟直达云霄。燃烧的油井每月向大气层释放67.5万吨烟灰,里面饱含炭黑微粒、二氧化硫、硝酸、致癌的烃和剧毒的二恶英混合物。人们吸入后感到胸闷、气急、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急剧增加。一些有毒物质将逐渐进入食物链,导致今后几十年里癌症病人和各种畸形人数量激增。硫酸和硝酸将产生酸雨,破坏周围沙漠国家极其宝贵的植被和农田。流向波斯湾的数千万桶原油在海上形成了大面积的油膜,一只只沾满油污的海鸟绝望地挣扎不起,因无力起飞而死在海中。浓烟和油膜遮住了阳光,浮游生物因而失去了生命之源,整个海中生物链面临断绝的危险。波斯湾是一个近乎封闭的生态环境,海水流动十分缓慢,大约要200年时间全部海水才能完全更换。因此该地区生态系统和渔业生产的恢复将是非常困难的。不仅如此,海湾的灾难还可能影响亚洲季风,导致印度和东南亚地区雨量减少并造成干旱。

网友回答

1、战争带来了人的生命损失,包括自己和地方,军人和平民。
  越南战争持续了1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长,最激烈的大规模局部战争。 在战争期间,越南有160万人死亡,超过1000万人成为难民。 在美国,有57,000人遇难,超过30万人受伤。 战争耗资超过2000亿美元。
  2、战争也引起了各国之间的仇恨。
  在1931年至1945年的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的防务中输了。  1937年12月13日首都南京沦陷后(学术界认为它始于12月5日),
  在中部派遣军的指挥官Shigeno Shigen和第六师Gu Shoufu的指挥下,南京及周边地区的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为期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屠杀和通奸,纵火, 抢劫等。血腥的暴行。 在南京大屠杀中,日本军队杀害了大量平民和战俘,众多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受害者人数超过30万。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公然违反国际条约和基本的人类道德标准。 这是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犯下的众多暴行中最突出和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之一。 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纽约时报”,“中央日报”和“新华日报”等中外媒体报道了南京大屠杀的广泛曝光。
  3、破坏生态平衡和环境污染。
  科索沃战争持续了78天。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派出2万架飞机,投下21,000吨炸弹,发射了1300枚巡航导弹,对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大部分地区的军事,民用,工业设施和居民区造成严重破坏。 空袭还造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境内1000多名无辜平民死亡,数十万阿尔巴尼亚人成为难民。
  战争中使用的贫化铀炸弹和日内瓦公约禁止的集束炸弹导致了新生儿白血病和各种畸形。 持续的轰炸还严重恶化了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及其周边国家的生态环境。
  4、摧毁人类文明。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入侵北京,闯入圆明园。 他们把所有可以在花园里带走的东西拿走; 如果他们不动,他们带着推车或动物; 如果他们不能移动,他们将任意摧毁和摧毁他们。 为了破坏证据,10月18日和19日,超过3000名入侵者被命令在公园内纵火。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云层笼罩着整个北京城。 这种园林艺术的瑰宝和中国建筑艺术的精髓已经变成了灰烬。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世界文化史上无法估量的损失!
  5、破坏经济。
  伊朗 - 伊拉克战争持续了将近八年。 伊朗有超过60万人死亡或受伤,伊拉克有超过40万人死亡或受伤。 这两个国家有300多万无家可归的难民。
  两国的石油收入损失和生产设施的破坏超过了5400亿美元。 这两国在这场战争中共损失了9000亿美元。 战争推迟了两国的经济发展计划至少20个长达30年。
  6、战后人们的精神创伤很难愈合。
  除了目睹战场上伤亡的士兵的心理压力障碍外,日本政府及其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顺利实施和完成侵略亚洲战争实施了军队奴隶制度。人们认为这主要是通过欺骗和胁迫。
  大多数慰安妇都来自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和日本。 琉球,东南亚和荷兰也有很多女性。 其中,聚集在日本的慰安妇也被称为女子常备队。
  战争结束后,幸存的人们的苦难难以平息。
  7、性别不平衡等
  战争爆发时,大多数战争都是年轻人和年轻人。 战争中必然会有人员伤亡,该国的性别比例将失去平衡。
  扩展资料
  中国文化对战争的看法
  第一,不推崇战争。中国文化爱好和平。孔子说,“仁者,爱人”。以爱护别人为己任的仁者,当然不会热衷于剥夺别人的生命。汉传佛教强调“慈悲为怀”,主张吃素,连动物的生命都不愿意剥夺,遑论战争。老子关于战争的论述更加充分。
  武器、战争都是不吉祥的东西,也不是君子所喜欢的,只有在不得已的时候才会用它;如果喜欢武器、推崇战争,就是以杀人为乐;以杀人为乐的人,不可能真正得到天下人的认可。
  第二,不惧怕战争。中国文化重视精神,追求正义,有重义轻死的一面。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体现在战争上,就是不畏强敌、不怕牺牲。一般的征服者战争,能胜则愿战,不胜则愿降;必胜则必战,必败则必降。
  而中国文化更推崇的却是:无关正义,必胜亦不战——不打不正义的战争,不欺凌弱小;正义所在,必败亦必战——即便敌强我弱、明知必败,也会勇于亮剑、绝不屈服,甘愿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自恃武力强大而敢于言战,不是真正的勇敢;重义轻死,明知必败亦必战,才是真正的勇敢,也是中华文明不灭的关键之一。
  第三,战争胜负的根本是民心。虽然不推崇战争,但是中国文化对于战争的研究非常深入。中国文化很早就对此做出了明确论述——民心。商纣王虽然有亿万臣民,但人人离心离德;周武王“有臣三千,惟一心”——周武王虽然只有三千臣民,却是众人一心,因此周武王就有能力战胜商纣王。
  《孙子兵法》提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包括道、天、地、将、法五个方面。其中,道是居于首位的决定要素。道就是得民心,也就是说执政者能够让老百姓与自己同心同德、同生共死,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首要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中国文化对战争的看法:不推崇不惧怕 胜负根本在民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