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正年少文/秦锦屏 读小学时,有阵子,我曾寄居在父亲的好友杨叔叔家,和他家的老幺是同班同学。 他家的老幺名唤杨德船,大我一岁,见有伴儿来,乐疯了,手舞足蹈大半天才消停。 从此后,两个小人儿携着手,一道儿上学,一道儿放学,一道儿吃饭,一道儿游戏,________________。稍分开一会儿,便是一个满嘴叫“秦妹妹”,一个唤着“船哥哥”……直到找寻到对方,你扯扯我的辫子,我刮刮你的鼻子,这才皆大欢喜了! 我迷上了一个地方,在街转角的杂货铺门口。每逢晴日,斜靠墙竖着两扇窗户大小的木架子,八九行条格的两头,牵了灰白的橡皮筋。皮筋下面,码放着整齐的小人书,我喜欢的系列连环画《红楼梦》就在其中。 下午放学后,我和船哥哥背着书包,来到杂货铺。 船哥哥性子急,一把翻过上衣口袋,从袋角里拽出一毛钱(那是杨叔叔给他早上买米饼的钱),酷爱吃糖的他,四分钱买两颗糖,余下的六分钱给我租三本书。 等我挑毕书,船哥哥上前,小心地剥开糖衣,先往我嘴里填上一颗,再丢一颗到自个儿嘴里。有时用力猛了,那糖豆撞到他的门牙,弹落在地上。 他慌忙蹲下,找到,一把抓起,在衣襟上略一蹭,就急急丢进嘴里,咯嘣嘣,咯嘣嘣,一下子嚼尽了。 好一阵子,他长长地伸出粉色的舌头,转圈儿舔嘴唇,一遍又一遍。不安分的眼睛,东张西望,两只手机械地将另外两本《红楼梦》连环画不停地左右倒换着,还时不时“吧唧、吧唧、吧唧”咂嘴有声。 我见他如此馋相,嚷着要退一本书去,换回一颗糖来。 他头一扬,大气地说,你看,你看啰,顶妹妹看啰! 不知怎地,那天看书,我陡然间似懂非懂地悟了“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忽想起我客居他家的情景,一霎时珠泪满腮。 一边的船哥哥如往常一样呆坐一边,痴等我看完书,好一起回家。那天,也许是饿了,或是馋了,他撕扯着一小方糖纸,张着嘴,伸舌头在糖纸上贪婪地舔着……两人猛然间看见彼此形状,都足足吓了一跳! 他慌忙丢掉糖纸,急急起身,秦妹妹,你朗格了? 他眯起眼,思索着,你讲哪个?哪个妹妹呀? 我猛然起了身,一跺脚,撇下他,袅袅婷婷地,抹着泪,头也不回地走了。急得我那小哥哥,匆忙还了书,捞起两个书包,操着遗传自他母亲的四川口音,追着喊道,秦妹妹,秦妹妹,你等等我噻!你朗格了,为么子哭了噻?秦妹妹,秦妹妹……(选自《散文选刊》)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选文的主旨。________________2.结合上下文,在文章横线处填入一个四字词语,使之准确概括“我”和“船哥哥”的关系。3.文中的“船哥哥”是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4.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画横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5.加波浪线处“林妹妹”是谁?“我”为什么会“凄然”地叫着“林妹妹”?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作者通过回忆年少时寄居在他人家中的往事,表现了对年少时纯洁友情的追思以及少年懵懂的忧思。 2.形影不离(或亲密无间) 3.“船哥哥”是一个天真活泼,淳朴直率,不喜欢读书,却对“我”怀着纯真情意的懵懂男孩。 4.这个句子运用了神态、动作描写,并辅以拟声词,声情并茂地描绘出“船哥哥”无心读书,却醉心于吃糖的憨态。 5.“林妹妹”指的是《红楼梦》的主人公之一林黛玉。 “我”因为“悟了”林黛玉的两句诗,由彼及此,从林黛玉的身世想到了自己客居他家的情景,不禁“凄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