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分析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1.请仔细阅读这一节,用简洁的话概括这段的内容。2.请分析这段话在语言上 有什么特色。3.这段本是写龙舟竞赛的,但为什么又要写“两岸人呐喊助威”的情形?
网友回答
1.龙舟竞赛的场面2.语言简练,注重对人物的动作进行刻画。多用形容词和副词,描写生动形象。3.通过观众的反映侧面烘托龙舟竞赛的激烈场面。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和概括语言文字的能力。根据提示语“用简洁的话概括”,那就不能啰嗦。学生只要答到:这段文字写了什么事就行。由参加人员身份的特殊:“桨手、带头的、鼓手、锣手”可知将要举行活动,“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有这句话可知,举行活动的内容,以及场面 的热烈。2.本题考查学生品析语言的能力。品析文章的语言首先要明确品析的角度即语言技巧(用词、修辞、句式、描写、表现手法),然后进行分析品味(表情达意的效果:描写对象、特点、表达的情感)。文章语言不能孤立的品析,要和写作意图、文章主旨联系到一起。根据题目要求分析。上面这段文字注重对人物的动作进行刻画。多用形容词和副词,描写生动形象。3.本题考查学生对侧面描写作用的分析能力。“两岸人呐喊助威”的情形的描写属于侧面描写,侧面描写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往往比正面描写更机智,它能以较经济的笔墨表现所描写的对象,却能收到以少胜多的功效。“两岸人呐喊助威”侧面说明了观看龙舟竞赛的人之多,场面之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