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探究动能定理实验总以匀速运动结束,探究动能定理实验的提出者是谁?

发布时间:2020-07-11 04:48:14

为什么探究动能定理实验总以匀速运动结束,探究动能定理实验的提出者是谁?

网友回答

动能定理实验总以匀速运动结束因为探究动能定理试验中,当橡皮条的弹力作用在物块上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物体做加速运动,当橡皮条恢复到原长,不再对物块做功,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将变速运动进行无限细分,就可以看成无数个匀加速运动,在各个匀加速运动中符合动能定理.之后将各个匀加速运动过程的动能变化量进行叠加,将各个匀加速运动过程做的功进行叠加,就能符合动能定理。
  本实验要求M>>m 这样做的目的是木块受到细绳的拉力F=mg
  WG=mgh=1/2Mv^2 其实忽略了 砝码和砝码盘的1/2mv^2(系统误差).
  砝码盘的质量不是远远地小于砝码质量,它的重力势能就不能忽略了。
  动能定理(work-energy theorem)。所谓动能,简单的说就是指物体因运动而具有的能量。数值上等于(1/2)mv2。动能是能量的一种,它的国际单位制下单位是焦耳(J),简称焦。 需要注意的是,动能(以及和它相对应的各种功),都是标量,即只有大小而不存在方向。求和时只计算其代数和,不满足矢量(数学中称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网友回答

关于动能定理,是一代代物理学家实验总结改正而形成的。每个人作出的贡献都很大,所以不说是某个人发现了动能定理。事实上拿牛顿来说,他也说过,他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里的巨人,就是在他之前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到了牛顿,他把这些东西整理总结,提出了牛顿三大定律。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