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刘彻君临天下后,他采取了哪些措施来选拔天下人才的?请通过多方面来阐述他的举措。
网友回答
公元前141年,刘彻十六岁,即皇帝位,君临天下。十六岁的少年天子,雄心勃勃,很想一展才华,有一番大的作为。他深知要想治理好国家,就必须选贤任能。所以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下诏征集天下贤人。消息传遍全国,学子振奋,或举荐,或自荐,各地贤良之士,纷纷汇聚京师。刘彻十分重视,亲自出题,亲自阅卷,亲自面试,从中选拔了大批人才。
刘彻用人的标准就是:“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者,可为将相及使绝闰者”。也就是说,只要你有才学,不管是哪一方面的才学,只要愿意为大汉王朝的事业奋斗,都可以得到任用。在正常的选官制度之外,刘彻用人唯才是举、不拘一格。如承相公孙弘、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儿宽,以及严助、朱买臣等重臣都是从贫苦百姓中选拔上来的:御史大夫张汤、杜周和廷尉(负责司法)赵禹则是从小吏中选拔出来的;金日禅是匈奴王子,因战败被没入汉朝宫中养马,这样的身世竟然能够与霍光、上官莱一齐被选拔为托孤的重臣。正因为如此,刘彻时期人才济济。后世写《汉书》的班固在写到这一段时惊叹道:“汉之得人.于此为盛!”。
刘彻招揽军事人才举措当中最尤为突出的是对卫青、霍去病等人的重用。
卫青:原本是刘彻的姐姐平阳公主府卜养马的家奴,是连大厅都不能进的下等人,主要呆的地方就是马棚。但刘彻察知了他的本事后,把他提拔为将军,让他率兵出击匈奴。卫青也不负所托.别人打不胜的仗他能打胜,别人在大漠中迷路找不到敌人他能找到,仗越打越顺手,官越升越高,直到做了大将军这一军中最高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