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道德有哪些历史作用? 语文
网友回答
【答案】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什么是中国传统道德.中国传统道德具有哪些内容.公、善、诚、义、孝、仁、忠等等,都是在儒家学说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传统的中国道德.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一般来说,是指以古代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传统道德思想的精华.在2000多年的历史过程中,儒、墨、道、法各家伦理思想及佛学中的心性之说,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伦理传统.
道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在现时代改革开放的今天,正确认识其历史作用事关重大,关系到如何继承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在暴力革命夺取政权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虽然也提出继承传统的优秀文化,但在文化思想战线,总的讲是将其称做封建文化,其中的道德自然是封建的道德.然而人们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依然是传统的道德规范,当然是有选择的. 改革开放以后,宣教领域逐步正视传统的道德观念,抛弃所谓“阶级“的道德. 此文目的就是恢复对传统道德的真理性认识.
中国传统道德来源于人的本性和服务于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传统道德的核心,如三纲五常,仁、义、礼、智、耻等等,都基于作为人的本性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需要.生存,繁衍是人的自然属性.人要维持自身的存在,即活着,同时又要繁衍后代,否则人类作为地球生物界的一员将不复存在. 人们彼此之间相互需要,表现为互助合作又彼此争夺的社会关系,这是人的社会属性.后者是为前者服务的.社会生活中人的一切所作所为,最终都是为了人自己, 正如马克思所说,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作为控制和规范人的行为的道德规范,自然也是如此.由此可见,社会中核心的道德规范皆属于人的本性范围,尽管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是我们立论的出发点.
应指出的是,直到现在,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人都是在传统文化的洪炉中成长与存在.尽管近些年来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特别是 马克思主义,很多人接受其学说,并应用于指导革命和自己个人的行动.影响之大前所未有,使社会生活处于激烈的动荡之中.但是,传统文化仍然支配着绝大多数人的思想和行为.即使是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有的只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词语,实际上是用传统文化的精神来理会事物和支配自己的思维与行动.而在普通人的个人的生活,工作以及与他人的交往中,遵循的仍然是传统文化,其中包括道德,当然是有选择的使用.
在这里首先要明确,我们过去对道德资料的引用,一般只限于历代皇朝的官方主张和历史文献,以及经典性的书籍和文艺作品中的宣教.这些资料与社会现实生活是不一致的.对大众意识中的道德观念注意不够 .民间有很多广泛流行的道德观念与官方的号召和经书的宣教是不一致的.所以说,不要把封建社会描绘成官方和经书要求的那么“封建“. 试举例说明.一向认为,封建道德主张男尊女卑,女人不能主事,妇女要遵守妇道,婚姻由父母做主,从一而终等等. 实际上妇女也从事社会政治活动, 如貂蝉参与政治斗争,文成公主从事外事活动,花木兰,梁红玉 冲锋陷阵,更有甚者是武则天当了堂堂正正的皇帝,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人们不仅接受,还倍加赞美.婚姻自主,改嫁,再嫁有的是.以宣杨道德观为宗旨的三国演义,即使王侯贵族照样纳婚过的女人.如貂蝉女,先为王允侍女,后事董卓,又为吕布妾. 再比如,大众意识中的历史人物穆桂英,集美丽,英勇,机智,爱国于一身,后又拜帅统军.仔细分析,她是个女性,占据一方为主,战场上私自选择敌方将领为配偶,强行嫁入夫家.这是同封建意识相违背的.更为有意思的是,一些身为社会底层的歌坊女也以自己的道德修养,品行,才智和业绩流芳后世.如钱塘诗妓苏小小,侠肝义胆的李香君,协夫抗敌的梁红玉,知书达礼的情女董小宛,重情有义的小凤仙.这都与官方倡导的所谓封建道德背道而驰.这也是我们考察传统道德的重要资料.
与之相关的还有对传统道德规范的理解问题.有时我们用现代汉语对词的解释来理解古汉语中的词,致使不能正确理解传统道德规范的含义. 试以经常提到的儒家礼教对妇女生活道德要求的“三从四德“为例. “三从”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表面看来,三从是服从关系,其实不然. 这里的“从”并不是表面上的“跟从”之意,而是有工作性质的“从事”之本质.(《仪礼、丧服、自夏传》) 意思是说女孩子在未嫁之前要听从家长的教诲, 出嫁之后要礼从夫君,与丈夫一同持家执业、孝敬长辈、教育幼小;如果夫君不幸先己而去,就要坚持好自己的本分,想办法扶养小孩长大成人,并尊重自己子女的生活理念.所谓的“四德”是指:德、容、言、工,就是说做女子的,第一要紧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后是相貌(指出入要端庄稳重持礼,不要轻浮随便,)、言语(指与人交谈要会随意附义,能理解别人所言,并知道自己该言与不该言的语句)和治家之道(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这种道德要求,现代看来,限制了妇女活动的范围,局限于家庭领域. 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更为重要的是表现了人类社会对社会角色的一般性的要求,直到现在这些准则仍然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