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N”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1-02-17 06:41:30

“KCN”是什么?

网友回答

kcn,即氰化钾(potassium cyanide),是无色或白色、有杏仁味、外观与糖相似并且易溶于水的固体.尽管有剧毒,它是能与元素金组成可溶化合物的极少数物质之一,因而它被用于珠宝的镀金和抛光.有时也用于采取化学萃取法淘金的金矿开采(尽管氰化钠的应用更为普遍).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它有时还被用作老鼠药.常规致死量2mg.
======以下答案可供参考======
供参考答案1:
氰化钾 有剧毒 原本可以拿来溶解金 现在被禁止了
供参考答案2:
氰化钾(剧毒物质——杏仁、枇杷的核仁中含有氰甙,食用后在肠道内水解释放出CN—,中毒原理是:-CN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Fe3+起反应,形成氰化细胞色素氧化酶,失去了传递氧的作用),水溶显碱性;
用于提炼金、银等贵重金属和淬火、电镀,及制分析试剂、有机腈类、医药、杀虫剂等;
供参考答案3:
氰化钾另,氰化物都有剧毒
供参考答案4:
氰化钾,剧毒。
氰化钾化学品中文名称: 氰化钾
化学品英文名称:potassiumcyanide
中文名称2:山奈钾 俗称:山埃
技术说明书编码:820
CASNo.:151-50-8
分子式:KCN
分子量:65.11
物理性状氰化钾:白色圆球形硬块,粒状或结晶性粉末,剧毒。在湿空气中潮解并放出微量的氰化氢气。易溶于水,微溶于醇,水溶液呈强碱性,并很快分解。密度1.857g/cm^3,沸点1497℃,熔点563℃。接触皮肤的伤口或吸入微量粉末即可中毒死亡。与酸接触分解能放出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氯酸盐或亚硝酸钠混合能发生爆炸。
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含量:工业级≥92.0%。 外观与性状:白色结晶或粉末,易潮解。 熔点(℃):634.5 沸点(℃):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1.52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燃烧热(kJ/mol):无意义 临界温度(℃):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无意义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闪点(℃):无意义 引燃温度(℃):无意义 爆炸上限%(V/V):无意义 爆炸下限%(V/V):无意义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甘油,微溶于甲醇、氢氧化钠水溶液。 主要用途:用于提炼金、银等贵重金属和淬火、电镀,及制分析试剂、有机腈类、医药、杀虫剂等。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禁配物:强氧化剂、酸类、水。 避免接触的条件:潮湿空气。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5mg/kg(大鼠经口) LC50:无资料
生态学资料 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危险性 健康危害:抑制呼吸酶,造成细胞内窒息。吸入、口服或经皮吸收均可引起急性中毒。口服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非骤死者临床分为4期:前驱期有粘膜刺激、呼吸加深加快、乏力、头痛;口服有舌尖、口腔发麻等。呼吸困难期有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皮肤粘膜呈鲜红色等。惊厥期出现抽搐、昏迷、呼吸衰竭。麻痹期全身肌肉松弛,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长期接触小量氰化物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眼及上呼吸道刺激。可引起皮疹、皮肤溃疡。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高毒,具刺激性。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不燃。受高热或与酸接触会产生剧毒的氰化物气体。与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反应剧烈,有发生爆炸的危险。遇酸或露置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分解出剧毒的氰化氢气体。水溶液为碱性腐蚀液体。 有害燃烧产物:氰化氢、氧化氮。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发生火灾时应尽量抢救商品,防止包装破损,引起环境污染。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砂土。禁止用二氧化碳和酸碱灭火剂灭火。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次氯酸盐溶液冲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