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中国人刚刚开始认识信用卡,他们必怕入借贷陷阱中。中外各大银行都跃跃欲试,想从中国这一市场的开放中获得好处。27岁的李辰(音)有一辆日本汽车、二套住房和三张信用卡。本周,她又在其颇为喜欢的一家网上办了第四张信用卡,她说:“因为它小巧玲珑。”信用卡将在48小时内送到她的办公室。她只需出示身份证和能证明自己是车主的文件就可自动申请新帐户,刀子将不必交纳任何会费或最低保证金,但她需要保证在头一个月里至少使用信用卡消费一次。中国各大银行越来越多的外国银行都力图从中国居民的储蓄习惯变化中受益,它们开始向新的中国消费者推销信用卡。迄今这些消费者只习惯于使用借记卡。美国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咨询顾问们认为,2005年,中国约有1200万人使用信用卡,约占中国13亿人口的1%,而两年前使用信用卡的人仅为三百万。自2004年以来,外国银行利用中国开放银行市场的机会,通过与当地机构合资建立的企业提供这类服务。花旗银行、汇丰银行和美国运通银行已在中国销售其首批信用卡。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和沃尔玛公司也力图将这一产品作为销售工具,它们最近与深圳发展银行合作推出了信用卡。不久,如果所有外国金融机构都能在华立足,它们将会独自向中国生活宽裕的消费者提供这种服务。大家都希望中国保持10%的经济增长率,并希望中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0年至2005年,北京居民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增长13.5%,达到5798美元,上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增长13.3%,达到8600美元。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认为,以这种速度看,信用卡发放者的收益2013年可望达16亿美元,但现在几乎没有任何效益。如果减去制造、管理和营销费用,目前所售一半多信用卡对售卡金融机构来说甚至是不赢利的。要取得巨大效益,中国银行外国银行都需要改变人们的观念。尽管信用卡也像诺基亚和摩托罗拉手机一样正成为社会地位的一种重要标志,但是鄙视负债的儒家传统仍有很大影响,甚至在年轻人中亦如此。李辰的信用卡账户记录的最后一笔开销只是最近三个月中一百二十元人民币的借贷开销,这仅相当于十二欧元。6.对第三自然段中画横线的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生活宽裕的消费者 B.改变储蓄习惯的中国消费者 C.中国年轻的消费者 D.新中国成立后的消费者7.下列关于“信用卡”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在中国办理信用卡,不必交纳任何会费和最低保证金,只需要保证在头一个月使用信用卡消费一次。 B.信用卡是外国银行利用中国开放银行市场的机会,通过与当地机构合资建立的企业提供的服务。 C.如果不算上制造、管理、营销费用,目前民售信用卡对一半多售卡金融机构来说甚至是不赢利的。 D.鄙视负债的儒家传统在中国仍有很大影响,虽然信用卡也与手机一样正成为社会地位的一种重要标志。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 ) A.中外各大银行都跃跃欲试,希望改变人们的信用消费观念。 B.有关专家预测:以中国现有的经济发展速度看,信用卡发放者的收益在几年后将会非常可观。 C.不久的将来,中国消费者将会普遍性的使用信用卡,来取代借记卡进行消费。 D.独立向中国生活宽裕的消费者提供信用卡服务外国金融机构看好,但目前它们还不具备这种能力。
网友回答
6.B 7.D 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