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投资和消费占GDP比率的比较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中国 年份 2003年 200

发布时间:2021-02-18 01:05:00

材料一:投资和消费占GDP比率的比较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中国

年份

2003年

2003

2004

2005

2006

投资率

20%

30%

42.9%

43.9%

46%

49.9%

消费率

80%

70%

55.4%

53.6%

43%

35.3%

注:目前世界各国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达72%。2006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态势,储蓄余额近16万亿元人民币。

材料二:中国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但投资增长过快、消费相对不足的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当前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已降到历史最低水平。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国内消费需求相对不足问题在加剧。

材料三: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信贷消费对广大农民仍可望不可及,近十年来,县城和农村的消费品市场增速比城市低5至8个百分点。同时,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尚未完善,至06年底全国80%以上的劳动者没有基本养老保险。由于近期支出存在不确定性,人们只好在近期扩大储蓄以规避可能的风险。另外城乡居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攀比、浪费现象严重,耗费了大量积蓄。

材料四:近几年来,我国出现了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投资过热、低水平建设严重、生产能力过剩、经济运行过热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央及时进行了有效的宏观调控。专家指出,此次调控是预防性调控,是“点刹车”,即局部问题有所显露,还未演化为全局性问题时就及早动手,并根据经济运行新阶段的特点,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中央财政在调控时双向使劲、冷热兼治,既控制投资需求膨胀,又努力扩大消费需求,确保经济持续均衡发展。总之,中央财政就是在“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上做文章,即在增加财政收入的前提下适当减少国债与赤字,防止经济总量失衡,同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资金投向结构,发挥了公共财政在宏观调控中主力军的作用。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运用经济常识知识,分析材料二所述现象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有哪些不利影响?结合材料三谈谈应如何解决。

(3)结合材料三,说明财政在进行宏观调控时是怎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网友回答

答案:

(1)我国投资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均  水平,消费率过低,国民储蓄率较高。近年来投资率持续攀升,而消费率持续下滑,经济发展过分依赖于投资需求的拉动。

(2)①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消费率过低,不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②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率过低,不利于发挥消费调节生产的重要作用。③投资过热、消费萎靡,易造成生产能力过剩,重要建设严重,物价不良波动,资源浪费等问题,不利于国民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

    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积极开拓广阔的农村市场,启动农村消费。必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居民的后顾之忧。引导居民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反对铺张浪费。应完善居民消费的各种政策,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发展消费信贷。

(1)要具体分析事物发展每一阶段的矛盾的特殊性,然后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中央实施调控时就根据经济运行过热呈现出的阶段性特点而采取“点刹车”,预防调节等措施,并及时改用稳健的财政政策。

(2)要具体分析不同事物的矛盾的特殊性,并区别对待这些矛盾。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过热,而农业、公共卫生等行业又过冷。因此财政在调控时要冷热兼治。

(3)要具体分析事物矛盾的每一个侧面的特点,并结合两方面的特点把握它。生产和消费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这次调控中央财政就注意到了当前经济生活中生产与消费的特点,并把两方面结合起来解决问题。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