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t3℃时,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且烧杯底部分别有少量未溶解的甲、乙固体.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3℃时,两

发布时间:2020-08-01 01:34:36

如图所示,t3℃时,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且烧杯底部分别有少量未溶解的甲、乙固体.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3℃时,两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B.升高温度,甲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乙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少C.降低温度到t2℃,甲中的固体减少,乙中固体增加D.降低温度的过程中,两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分数可能始终不相等

网友回答

D

解析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确定形成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②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温度改变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

解答:A、由于在t3℃时,甲乙两溶液中都有未溶解的固体存在,说明两溶液都是饱和溶液,在t3℃时,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因此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故A错误;B、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升高温度时,甲溶液中未溶解的固体会逐渐的溶解,乙溶液中会有晶体析出,因此在升温的过程中,甲的质量分数会逐渐的增大至不再发生变化,而乙的质量分数会逐渐得减小,故B错误;C、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降温时,甲溶液中固体会增多,而乙中的固体会逐渐的减少直至全部消失,故C错误;D、由于题意中并没有说明溶液中溶剂的量和未溶解的固体的量的多少,因此给饱和溶液降温的过程中,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很有可能始终不等,故D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