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的作者,什么是《水经》?

发布时间:2020-07-09 18:28:26

《水经》的作者,什么是《水经》?

网友回答

1. 《水经》 中国第一部记述水系的专著。秦代《水经》,这是后人给取的名字。它附在《山海经·海内东经》末,全文近500字,描述26条水道的发源地、流向和归宿。叙述的基本地理事实与《汉志》及汉代《水经》没有矛盾。所记水道分布范围,大体与秦帝国疆域相一致。它所包含的某些水道,如泾水、温水、白水、(不是汉代《水经》中的温水和白水),甚至连汉代《水经》都未著录。秦代《水经》中记载了26条水道,比起只记述了9条主要河流的《禹贡》篇来,有了很大的进步。   汉朝灭亡秦朝后,也很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并投入很大力量治理黄河。出现了召信臣、王景等有名的水利专家。同时也出现了汉末《水经》这样的水文地理著作。   汉末《水经》是一部争议较多的作品,它的写作年代和作者,至今仍无定论。由于郦道元注《水经》时,没有注明《水经》的作者,至使后来的疑难增多。汉末《水经》,按《唐六典注》的说法是共记水道“百三十七”,每条水道各成一篇,并附《禹贡山水泽地所在》60条。描述时,以水道为纲,记述每条水道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地区、归宿、主支流的分布关系等,从而较完整地反映了全国各地的河流水系概貌。原书已失,幸赖郦道元为它作注而存于《水经注》中,流传至今。但只有123篇,比《唐六典注》讲的少14篇。所记水道,繁简不等,并有一些错误。郦道元作注时,曾纠正60余处。以浊漳、清漳两水为例,浊漳水较详细,清漳水简略。这与河流长度有关,河流长,流过的地方多,记述自然也多。河流短,流过的地方少,记述自然简略。   汉末《水经》与秦代《水经》比较,又有了进步。以水道数目论,为秦代《水经》的5倍多,以字数论,约为秦代《水经》的20倍。《水经》所引河流137条,共7000余字,而《水经注》所引河流多达5000条以上,达30.3万余字,共40卷。《水经》所述水道源流,相对简略,而郦注则逐一记述河流源头、流经地区、流域地形、水文、气候、土壤、矿藏、农业、水利、地理沿革、历史故事、碑刻题记等,旁征博引,详加考证,引用书籍多达437种。《水经》和《水经注》为我国的古代的水文地理学留下了丰富的考证资源。
    《水经注》是郦道元为《水经》所作的注文,共40卷,全文超过《水经》20余倍,涉及的河流近于《水经》的10倍。《水经注》以河川为纲,记述的内容包括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各个方面,特别是自然地理中的水文地理、地貌和生物地理;人文地理中的城市地理、民族地理、文化地理和农业地理等。此外,也有较多沿革地理和地名的资料。《水经注》描述的地域范围,大体上是西汉王朝的辖境,部分涉及域外,例如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南半岛以及朝鲜半岛。 《水经注》注文中指名引用的文献达470余种,金石碑刻达350余种,另有大量未指明来源的地图、方志、歌谣、谚语等。他所引用的文献、碑刻等大部分已遗失,由于他的引用才保存至今。郦道元十分重视实地考察,每到一处便“访读搜集”,观察水道分布、水利设施及其流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全书许多卷篇中有他野外考察的成果。在注文中,他纠正了《水经》的许多错误,并指出文献引用处的正误。由于当时南北分裂的政治形势,郦道元的足迹未能到达南方,因此,涉及此部分的注文也有不少错误。 《水经注》资料丰富,语言生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古代地理名著,同时在历史学、金石学、语言学和文学等方面也有很高的价值。  2. 《水经》,《煎茶水记》(下简称为《煎》)是唐代张又新所撰的一部茶书,《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皆有载。《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著录此书,题曰:“唐张又新撰。……后有叶清臣《述煮茶泉品》一篇……清臣所记,称又新此书为《水经》。案《太平广记》三百九十九卷引此书,亦称《水经》,或初名《水经》,后来改题,以别郦道元所志欤?”(参考:陈亮、王勇 “《水经》亦屡读”中的《水经》,《水经》同名异书考辨)

网友回答

《水经》是我国第一部记述水系的专著。在《水经》中简要记述了137条全国主要河流的水道情况。
  《水经》的原文仅仅只有10000多字,记载相当简略,而且缺乏系统性,对水道的来龙去脉及流经地区的地理情况的记载并不是很详细。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