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生命鞠躬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18:45:27

阅读《向生命鞠躬》一文,完成小题。(17分)向生命鞠躬张强①早就想带儿子爬一次山。这和锻炼身体无关,而是想让他尽早知道世界并不仅仅是由电视、高楼以及汽车这些人造的东西构成的。只是这一想法的实现已是儿子两岁半时的初冬季节。②初冬的山上满目萧瑟。A.刈剩的麦茬已经黄中带黑,本就稀拉的树木因枯叶的飘落更显孤单,黄土地少了绿色的润泽,了无生气。因此,当儿子发现了一只蚂蚱并指给我看时,我也感到十分惊讶。我想,这恐怕是山上唯一还倔强活着的蚂蚱了。③我蹑手蹑脚地靠近,它发现有人,蹦了一下,但显然已经很衰老,才蹦出去不到一米。B.我张开双手,迅疾扑过去将它罩住,然后将手指裂开一条缝,捏着它的翅膀将它活捉了。④我觉得就这样交给儿子,会被它挣脱,于是拔了一根干草,将细而光的草秆从它身体的末端捅进,再从它的嘴里捅出——小时候我们抓蚂蚱,为防止其逃跑都是这样做的,有时一根草秆上要穿六七只蚂蚱。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的液体,那是它的血。⑤我将蚂蚱交给儿子;告诉他:“这叫蚂蚱,专吃庄稼,是害虫。”儿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握住草秆,将蚂蚱盯了半天,然后又继续低头用树枝专心致志地刨土。儿子还没有益虫、害虫的概念,在他眼里一切都很新鲜。⑥“跑了!跑了!”儿子忽然急切地叫起来。我扭头看见儿子只握着一根光秃秃的草秆,上面的蚂蚱已不翼而飞。我连忙跟儿子四处找。其实蚂蚱并未逃出多远,它只是在地上艰难地爬,间或无力地跳一下,因此我很轻易就发现了它,再—次将它生擒。我将蚂蚱重新穿回草秆,所不同的是,当儿子又开始兴致勃勃地刨土时,我没有离开,想看看这小玩意儿究竟用何种方法逃跑的。⑦C.儿子手里握着的草秆不经意间碰到了旁边的一丛枯草,蚂蚱迅速将一根草茎抱住。随着儿子手抬高,那穿着蚂蚱的草秆渐成弓形,可是蚂蚱死死地抱住草茎。难以想象这如此孱弱受着重创的蚂蚱竟还有这么大的力量!⑧儿子的手稍一松,它就开始艰难地顺着草茎往上爬。穿出它嘴的草秆在一点儿一点儿缩短,退出它身体的草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⑨我张大嘴巴,看得出了神。我的心被悲壮的蚂蚱强烈震撼。它所忍受的疼痛我们人类不可能忍受。它的壮举在人世间也不可能发生。⑩我相信,自己正在目睹一个奇迹,我想这是并非所有人都有幸目睹的生命的奇迹。等蚂蚱终于将草秆从身体里完全退出后,反而腿一松,从所抱的草茎上滚落到地上。它一定是筋疲力尽了。11儿子手握着草秆再没有动。原来他和我一样,在呆呆地盯着蚂蚱的一举一动,并为之震惊。12我慢慢站起来,随即向前微微弯腰。儿子以为我又要抓蚂蚱,连忙喊:“别,别,别动它!”我明白儿子的意思。13但是,儿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弯腰的意思。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09年第6期)1.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3分)2.评点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方式.请你从划线的A、B、C三处中任选一处,结合选文进行评点。(提示:可以从内容、写法、结构、语言修辞等方面任选角度)(4分)3.小说结尾写道“儿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弯腰的意思。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请结合全文,写出“我”在“鞠躬”时的心理活动。(4分)4.在“我”看来,蚂蚱是害虫,专吃庄稼,因此用草秆穿透它的身体给儿子玩。你对“我”的做法有何看法?请结合文章的主旨,联系生活实际来谈谈。(6分) 

网友回答

1.我与儿子爬山时,发现并捉住蚂蚱,用草秆穿透其身体给儿子玩,蚂蚱最终艰难脱逃,我向顽强的生命鞠躬。(语言简洁,情节大致清楚即可)2.示例A句,写出了冬天山上景色满目萧瑟、了无生气的特点,营造出了寂寥的气氛,这反衬出了蚂蚱倔强的生命,也自然地引出了我活捉蚂蚱的做法。示例B句,通过“张开”“扑”“罩”“裂开”“捏”等一系列动词,以细致的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活捉”蚂蚱时的兴奋、新奇的情态,并与篇末的“鞠躬”形成对比。示例C句,“迅速”“抱住”“死死地抱住”,以动作描写和反复的手法,强调了孱弱的生命面对死亡,勇于抗争的倔强精神,表现出了撼人心魄的悲壮美!3.心理活动应该表达对生命的尊重、敬畏;对孱弱而顽强的生命的敬佩之意;对伤害生命的行为的愧疚、自责。(每点1分,表达1分,共4分)4.不赞同“我”的做法。因为蚂蚱也有生命,“我”的行为太残忍。我们人类常常为了自己一时的快乐,或眼前的需要,甚或为了解一时之恨,而不顾弱小生命的存在,将其活生生地屠戮,这种不尊重生命、亵渎生命的行为是值得我们反思的。赞同“我”的做法。因为蚂蚱是专吃庄稼的害虫,对人类有害的昆虫就应该消灭。害虫不消灭,就会对人类的劳动成果造成一定的破坏,任其繁衍和发展,人类的生命甚至其他生命也将受到一定的威胁。
【解析】1.本题考查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概括时注意人物、情节的起因、经过、结果即可。2.本题考查赏析文章精妙语句的能力。赏析句子的一般方法为:方法+效果+情感,在分析效果和情感时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句才行。(结合文句中的词语具体评点2分,从写法、结构等角度分析1分,表达1分,共4分。)3.本题考查揣摩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结合文章对该人物的描写来揣摩即可。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来谈即可。(不赞同给1分,理由2分,联系现实2分,表达1分;赞同只要说得有理,同样给分。)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