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庆期间,小黄和父母选择了标价为2680元/人的云南五日游,小黄在腾冲的地摊上花50元买了几件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小饰品,父母则在七彩云南商场用刷卡消费的方式购买了8000

发布时间:2020-11-29 00:32:34

2011年国庆期间,小黄和父母选择了标价为2680元/人的云南五日游,小黄在腾冲的地摊上花50元买了几件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小饰品,父母则在七彩云南商场用刷卡消费的方式购买了8000元的玉镯。这里涉及的货币职能依次是
A. 价值尺度 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B. 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C. 支付手段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D.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网友回答

A. 价值尺度 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B. 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C. 支付手段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答案→)D.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解析:材料中“标价为2680元/人”是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花50元买了几件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小饰品”是流通手段的职能,“刷卡消费的方式购买了8000元的玉镯”是支付手段的职能。因此A在第二和第三个职能上错误,B在三个职能上都错误,C在三个职能上都错误,D符合题意,应选择。分析: 考点1:货币 货币
(一)商品、货币、纸币的区别与联系 比较 商品 货币 纸币 区别 表现形式 多种多样 金、银 纸 产生时间 先 后 最后 本质 价值 一般等价物 货币符号 是否有价值 有 有 无 联系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二)商品价值、商品价格、货币价值三者的关系
在供求关系不变时,商品的价格除受商品价值决定外,还受货币价值影响。当商品价值升高,而货币价值不变时,商品价格升高;当商品价值不变,而货币价值下降时,商品价格就会提高;当商品的价值下降时,而货币价值不变时,商品价格会下跌;当商品价值不变,而货币价值提高时,商品价格也会下跌。
(三)价格与交换价值区别与共同点
共同点:二者都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都是以价值为基础,由价值决定的。
区 别:
A交换价值(是指两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或关系)存在于货币产生前(即物物交换时期),而价格存在于货币产生后。
B价格是价值的符号,而交换价值则不是。
(四)直接的物物交换与商品流通的区别
(1)公式不同:直接的物物交换是早期的商品交换,是物与物直接交换,其公式是商品—商品,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
(2)直接的物物交换一般在货币产生前,而商品流通则是在货币产生后;
(3)直接的物物交换的买、卖是同时进行的,双方只要满意就可成交,而商品流通的买、卖在时间、空间上是分离的。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