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而来的,当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在地面、花草、石块上形成露水;深秋或冬天的夜晚,地面的温度迅速降低到0℃

发布时间:2020-08-09 16:11:16

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而来的,当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在地面、花草、石块上形成露水;深秋或冬天的夜晚,地面的温度迅速降低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在地面、花草、石块上形成霜.分析上述现象,指出其中的物态变化,并说明它们是放热过程还是吸热过程.

网友回答

答:(1)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而来的,由液态变成气态,属于汽化现象,汽化吸热;
(2)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
(3)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
解析分析:(1)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汽化吸热;
(2)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放热;
(3)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雨、雪、霜、雾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典型的题目,要牢固掌握.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