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探究(14分)材料一 “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我们这个

发布时间:2020-10-09 12:33:37

辛亥革命探究(14分)
材料一   “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 1911年11月22日,重庆革命党人与起义新军结合,夺取了清廷在重庆的地方政权,宣布成立蜀军政府。重庆辛亥革命可谓“一次成功,兵不血刃”。 这也很好地诠释了这次“微流血”革命。(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
材料三  1924年1月,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回顾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质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夫当时代表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实为袁世凯。其所挟持之势力初非甚强,而革命党人乃不能胜之者,则为当时欲竭力避免国内战争之延长,且尚未能获一有组织、有纪律、能了解本身之职任与目的之政党故也,……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如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
问题:
(1)根据材料,简要分析说明辛亥革命“微流血”的内涵与原因。(4分)
(2)徐中约指出的问题在民国初年有什么表现?你认为这一问题的产生与辛亥年“微流血”革命又有什么内在的联系?(4分)
(3)根据材料三,从革命党人的角度,孙中山在哪几个方面分析了1912年“让渡政权于袁世凯”的原因。(6分)
 

网友回答

(答案→) 
解析:(1) 内涵:从材料一中“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和“一次成功,兵不血刃”等信息可以得出结论。原因:根据材料一中的“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和材料三中的“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可知原因有二:一是清政府方面的,一是革命派自身方面的。
(2)表现:应该结合所学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现实去回答:一个是从统治者和政局角度,一个从革命派想要建立的民主制度角度。内在联系:应从革命的不彻底角度回答,即辛亥革命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仍然存在。
(3)根据材料三回答,要求仔细阅读材料,寻找有效信息来回答。根据材料中的“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欲竭力避免国内战争之延长”、“尚未能获一有组织、有纪律、能了解本身之职任与目的之政党故也”等信息可以依次得出其原因是“客观上受形势所迫,不得已与袁世凯所代表的帝国主义、封建反动势力相妥协”、“同盟会组织涣散,对革命认识不清”、“革命党人欲竭力避免国内战争和社会动荡”。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