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丰台记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8 23:34:5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游丰台记

[清]方苞

丰台去京城十里而近,居民以莳花为业,芍药尤盛。花时,都人士群往游焉。余六至京师,未得一造观。戊戌夏四月,将赴塞门,而寓安之上党,过其寓为别。曰:“盍为丰台之游?”遂告嘉定张朴村、金坛王篛林、余宗弟文辀、门生刘师向,共载以行。

其地最盛者称王氏园,扃闭不得入。周览旁舍,于篱落间见蓓蕾数畦,从者曰:“止此矣!”问之土人,始知初植时,平原如掌,千亩相连,五色间厕,所以为异观也。其后居人渐多,各为垣墙篱落以限隔之。树木丛生,花虽繁,隐而不见。游者特艳其昔之所闻,而纷然来集耳。因就道旁老树席地坐,久之始得圃者宅后小亭而憩休焉。少长不序,卧起坐立惟所便,人畅所欲言,举酒相属,向夕犹不能归,盖余数年中未有醼①游若此之适者。

余平生钝直寡谐,相知深者,二十年来凋零过半;其存者,诸君子居其半矣。诸君子仕隐游学各异趋,而次第来会于此,多者数年,少亦历岁移时,岂非事之难期而可幸者乎?然寓安之行也,以旬日为期矣。其官罢而将归者,则文辀也;事毕而欲归者,朴村也;守选而将出者,刘生也;惟篛林当官,而行且告归。计明年花时滞留于此者,惟余独耳。岂惟余之衰疾羁孤,此乐难再?即诸君子踪迹乖分,栖托异向,虽山川景物之胜什百于斯,而耆艾故人,天涯群聚、欢然握手如兹游者,恐亦未可多遘②也。因各述以诗,而余为之记。

(选自《方苞文选》,有修改)

[注]①醼:同“宴”。 ②遘:遭遇。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未得一观                         造:到,往

B.五色间                           厕:同“侧”,旁边

C.盖余数年中未有醼游若此之者        适:适意

D.即诸君子踪迹分                   乖:分离

2.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属于直接表现“丰台之游”的一组是(  )(3分)

①居民以莳花为业,芍药尤盛

②扃闭不得入

③于篱落间见蓓蕾数畦

④平原如掌,千亩相连,五色间厕

⑤因就道旁老树席地坐   

⑥举酒相属,向夕犹不能归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③⑤⑥    D.②④⑤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段交代丰台地理位置、景观特点、出游时间与同游者姓名,并以寓安之问引出丰台之游。

B.作者与朋友先是一起赏花,然后在道旁老树下饮酒为乐,自由自在,直至傍晚依然流连忘返。

C.在写丰台游乐之后,第三段表达了人生聚少离多,良辰美景难常有的感慨,感情真挚动人。

D.本文语言古雅、精炼,无秾词俪语,句式参差错落;叙写真事,抒发真情,朴质无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游者特艳其昔之所闻,而纷然来集耳。(3分)

(2)诸君子仕隐游学各异趋,而次第来会于此。(3分)

 

网友回答

【答案】

1.B

2.C

3.B

4.⑴游玩的人只是羡慕他们往日听到的(美景),于是(因此、因而)纷纷赶来聚集(在这里)罢了。(采分点:特、艳、而。三个语言点各1分)  ⑵诸位君子或为官或归隐或游学,各有不同的志趣,可是陆续来到这里相会。(采分点趋、次第、会于此。三个语言点各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意义代入原文,考察其与上下文语境是否相符。本题中B项的“厕”应为“混杂”“间杂”之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扣住题干中“直接表现‘丰台之游’”一语进行筛选;还可用排除法,在把握准某条错误后,立即排除一个或几个选项。本题中,①只是说明丰台的居民以种花草为生,④句是当地人介绍丰台以前的种植情况:都不是“直接表现‘丰台之游’”的。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3.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要将各选项内容同原文仔细对照,尤其要注意命题者在时间、人物、地点、将然或已然、必然或或然等等方面设置的“陷阱”。本题中,原文并不是如B项所说的“在道旁老树下饮酒”,而是在花圃主人住所后面的小亭子里饮酒:此题在地点上出了错。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第(1)句中的“特”是“只是”之意;“艳”是“羡慕”之意;虚词“而”表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第(2)句中,“趋”通“趣”,“志趣、志向”之意;“次第”是“依次、陆续”之意;“会于此”,状语后置,译为“在这里相会”。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丰台距离京城十里远还不到,当地的百姓靠种植花木为生,芍药(的种植)尤其盛行。花开的时候,京城的士人们成群去(丰台)游玩。我到京城六次,没有能够去观赏一次。戊戌年(1718年,康熙五十七年)夏季四月,我将要到塞门(承德的避暑山庄)去,而寓安要到上党去,我到寓安的住处向他告别。寓安说:“为什么不去丰台游玩呢?”于是告诉嘉定的张朴村、金坛的王篛林、我的堂弟方文辀、门生刘师向,共同乘车前往。

这个地方最有名的叫做王氏园,大门关了不能进去。走遍其他园舍,从篱笆间看到几块花圃种着含苞未放的花,仆从说:“只是如此而已!”向当地人询问,才知道(这个地方)最初种植花木时,平原像手掌一样(平坦),上千亩的花圃连在一起,五彩缤纷的颜色错杂其中,这就是成为奇特景观的原因呀。此后居住此地的人越来越多,各自建造围墙篱笆来隔开土地,树木一丛丛地生长,花虽然生长繁盛,却被遮住看不见了。游玩的人只是羡慕这里昔日的美闻,因此纷纷赶来聚集在这里罢了。于是(我们)靠近路旁的老树席地而坐,过了很长时间才能够到花圃主人住所后面的小亭子休息。年少年长不再排序,卧下或是起身,坐着或者站立,怎么方便怎么着,各人也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举起酒杯互相劝酒,傍晚了还不能回去,这大概是我多年来还没有像(今天)这样适意的游玩了。

我平生愚钝耿直和别人相处也很少和谐,交往很深的知心朋友,二十年来也有一大半去世了;还存活的,今天一起玩的诸位君子也占了一半了。诸位君子或为官或归隐或游学,各有不同的志趣,可是陆续来到这里相会,时间长的有好几年,短的也经历了一年多,难道不是世上的事情很难企求(大家能够相会于此)却又是可以庆幸的吗?可是寓安这一次出行,也就剩十多天的时间。因官职被罢免而将要回去的,是方文辀了。事情办完了准备回去的,是张朴村呀。等候选用将要上任离开的,是刘师向。只有王篛林还在做官,也将要告老回乡了。估计明年花开时还停留在这里的,只有我一个人了。难道只有我衰老疾病羁旅孤独,这样欢聚的快乐难以再有?就是诸位君子行踪分离,栖息托身的地方各不相同,即使(今后所在之处)山川景物比现在美十倍百倍,而师长老友,能像这次漂泊天涯却聚在一起,开开心心、手握着手的游玩机会,恐怕也不能够多遇呀。因此各人用诗来记叙这次聚会,而我为这一次游玩写一篇游记。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