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围半亩以上,火点著铁甲皆透。
——《金史》(金,1115—1234年)
材料二 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斛(计量单位),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载二三百余人,余者谓之钻风,大小八橹或六橹,每船可载百余人,风雨晦暝时,惟凭针盘而行。
——南宋(1127—1279)《梦粱录》
材料三 外国用火药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鲁迅《电的利弊》
材料四 欲致吾之知,在极物而穷理也。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
——(宋)朱熹
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史实?(2)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科技成就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材料三揭露了当时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4)依据材料四,指出造成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迟缓的原因?
网友回答
(1)金朝时火药就已经用于军事;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2)火药和指南针传播到欧洲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用坚船利炮征服世界提供了条件。(3)封建中国的愚昧落后使中国古代科技没有能够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科学技术能否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4)原因:在儒家正统思想影响下,科学技术研究被知识分子看不起解析试题分析:(1)提取材料的关键信息材料一“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可知是指火药,材料二“风雨晦暝时,惟凭针盘而行”可知是指指南针,并注意材料的出处揭示了时期,材料一是金代,材料二是南宋时期。
(2)结合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进行分析。造纸术对西方的影响: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印刷术对西方的影响: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火药对西方的影响:火药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对新兴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重要作用;火器的进步还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指南针对西方的影响:促进了远洋航行、新航路开辟,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3)材料反映的是四大发明在东西方的不同用途,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推动了欧洲历史的进步,但在中国自身却没有起到相似的作用。再注意结合东西方不同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这与东西方的社会环境有关。
(4)注意这体现了理学家朱熹的观点,即是“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可以得出“重人伦而轻科技”的看法。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
点评:注意结合东西方不同社会状况分析中国科技从领先转为落后的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成长刺激了对技术的需求,为近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工具和手段;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科技进步开辟了道路;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解放了思想,推动近代科技迅速发展。中国:君主专制维系腐朽制度;重农抑商、闭关锁国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自然经济不提供近代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文化专制政策(或崇尚理学、八股取士、文字狱等)禁锢思想,摧残人才,阻碍科技发展。(4)评分说明:围绕生产力发展、政治经济变革、思想解放与科技发展的关系等任一角度回答,凡言之有理,均可酌情赋分。角度回答,凡言之有理,均可酌情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