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节选)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2:39:10

阅读下文,完成1——4题。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节选)  ①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人的天性中都蕴藏着大自然赋予的创造力。把这个观点运用到读书上,爱默生提倡一种“创造性的阅读”。这就是:把自己的生活当做正文,把书籍当做注解;听别人发言是为了使自己能说话,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  ②几乎一切创造欲强烈的思想家都对书籍怀着本能的警惕。蒙田曾谈到“文殛”,即因读书过多而被文字之斧砍伤,丧失了创造力。叔本华把读书大滥譬作将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的思想的跑马场。爱默生也说:“我宁愿从来没有看见过一本书,而不愿意被它的吸力扭曲过来,把我完全拉到我的轨道外面,使我成为一颗卫星,而不是一个宇宙。”  ③许多人热心地请教读书方法,可是如何读书其实是取决于整个人生态度的。开卷有益,也可能有害。过去的天才可以成为自己天宇上的繁星,也可以成为压抑自己的偶像。爱默生俏皮地写道:“温顺的青年人在图书馆里长大,他们相信他们的责任是应当接受西塞罗、洛克、培根的意见;他们忘了西塞罗、洛克与培根写这些书的时候,也不过是图书馆里的青年人。”我要加上一句:幸好那时图书馆的藏书比现在少得多,否则他们也许成不了西塞罗、洛克、培根了。  ④好的书籍是朋友,但也仅仅是朋友。与好友会晤是快事,但必须自己有话可说,才能真正快乐。一个愚钝的人,再智慧的朋友对他也是毫无用处的,他坐在一群才华横溢的朋友中间,不过是一具木偶,一个讽刺,一种折磨。每人都是一个神,然后才有奥林匹斯神界的欢聚。  ⑤我们读一本书,读到精彩处,往往情不自禁地要喊出声来:这是我的思想,这正是我想说的,被他偷去了!有时候真是难以分清,哪是作者的本意,哪是自己的混入和添加。沉睡的感受唤醒了,失落的记忆找回了,朦胧的思绪清晰了。其余一切,只是死的“知识”,也就是说,只是外在于灵魂有机生长过程的无机物。  ⑥我曾经计算过,尽我有生之年,每天读一本书,连我自己的藏书也读不完。何况还不断购进新书,何况还有图书馆里难计其数的书。这真有点令人绝望。可是,写作冲动一上来,这一切全忘了。爱默生说得漂亮:“当一个人能够直接阅读上帝的时候,那时间太宝贵了,不能够浪费在别人阅读后的抄本上。”只要自己有旺盛的创作欲,无暇读别人写的书也许是一种幸运呢。(1)作为一个哲学家,爱默生提倡“创造性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不超过10个字)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第②段和第③段,回答:①第②段中爱默生所说的“使我成为一颗卫星,而不是一个宇宙”,这里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第③段中引爱默生的话后作者又加上一句话,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作者认为,要真正领略“创造性的阅读”的快乐,其先决条件是什么?(不超过2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爱默生提倡的创造性阅读,实质上是鼓励自我创造,反对学习他人。B.蒙田所谓的“被文字之斧砍伤”是指读者的创造欲因为盲从而被伤害甚至扼杀。C.作者认为“开卷有益,也可能有害”是因为书有好坏之分。D.本文以介绍爱默生的观点为主,在介绍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阐述和评价。E.作者为了表达自己对阅读的独特见解,反复引用爱默生等人的言论来加以印证。F.本文给我们的启示是:为求知而阅读毫无意义,为创造而阅读才有意义。

网友回答

答案:略解析: (1)激发人的创造力(2)①卫星:只会接受别人的思想的人。宇宙:具有思想创造力的人。完整的解释应是:使自己成为只会接受别人思想,而失去自己的思想创造力。②不仅含蓄地点出了爱默生生活的含义,而且使行文幽默活泼。(3)读者自己有思想,并与作者思想产生交流。 (4)BD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