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赏析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3)题。竹枝词(选第七首)刘禹锡瞿塘嘈嘈二十滩,此中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注]①这是《竹枝词九首》的第七首。“竹枝”是巴渝一带的民歌,刘禹锡仿作的《竹枝词》有11首。②瞿塘即瞿塘峡,是长江三峡的第一峡,在今重庆市奉节县,自古就有”瞿塘天下险”之说。峡口是一巨石堆,名“滟滪堆”(已炸平)。这首诗有以“滟滪”隐指“言语”意。嘈嘈,湍急的流水形成的嘈杂声。③“此中”有的选本又作“人言”。④多长恨总是怨恨。“人心”,不是泛指,而是专指惯于兴风作浪的小人。⑤等闲无端地。(1)诗人善用夸张手法,使意象更加丰满,使诗蕴更诱人,这首诗中哪个地方是夸张?这种夸张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中道路古来难”在诗中起什么作用?“此中道路古来难”有的选本又作“人言道路古来难”。这两者意义有什么不同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写出这首诗里愤世嫉俗的语句。你如何评析这些诗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十二滩”是夸张,“十二”不是确数,只用它说明峡中滩多。“啃啮十二滩”为“此中道路古来难”和“起波澜”作铺垫。 (2)“此中道路古来难”既是写实,也是暗示人生道路的艰难曲折。为写景转入抒情作过渡。没有什么不同。“人言道路古来难”意为“听人说这里的道路自古就曲折难行”或“人们都说这里的道路自古就蜿蜒曲折,即蜀道难。” (3)“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第三句“长恨人心不如水”转入抒情,拿人心和江水相比。江水要遇到险阻才撞击发声,而势利小人无事生非。他们常常无缘无故地造谣生事,兴风作浪,诬蔑陷害好人,居心之叵测,手段之毒辣,令人震惊。第四句“等闲平地起波澜”是“人心不如水”之所在,全诗主旨至此和盘托出。“起波澜”暗应开头的“嘈嘈”。 这种“起波澜”危害性最大。瞿塘水险,可事先采取应对措施,化险为夷。而小人的无端陷害往往难以预知,防不胜防。诗人平生屡逍贬谪,这首诗就是他真实感情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