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标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温标.1714年,德国的科学家制成了水银温度计,建立了华氏温标.这种温标是用水银作测温介质,以水银在玻璃容器内相对膨胀来表示温度,把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定为32度,水的沸点定为212度,两者之间等分为180格,每一格称为1华氏度,用℉表示.1742年,瑞典的科学家也用同样的温度计和同样两个原始分度点,建立了摄氏温标.不同的是摄氏温标把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定为0度,水的沸点定为100度,两者之间等分为100格,每一格称为1摄氏度,用℃表示.下表提供了几组“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对应值.
摄氏温度tc(℃)051015202530摄氏温度tF(F)32415059687786分析表中的数据,可推知:摄氏温度tc和与华氏温度tF的关系式为tc=________.
网友回答
(tF-32)解析分析:由数据知,当摄氏温度每次增加5℃,华氏温度每次就增加9℉,由此判断摄氏温度tc和与华氏温度tF的关系式是一次函数关系式,设一次函数解析式,用“两点法”求解.解答:根据表格可知,y与x是一次函数关系,设y=kx+b,把x=0,y=32和x=10,y=50代入函数关系式,得?解得所以函数关系式为y=1.8x+32即tF=1.8tc+32变形得摄氏温度tc和与华氏温度tF的关系式tc=(tF-32).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