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小题。(11分)植物的抗旱本领①有人在亚里桑那的沙漠里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把一棵37公斤重的仙人球放在室内,一直不浇水。经过六年,它依然活着,而且还有26公斤

发布时间:2020-08-19 21:13:24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小题。(11分)
植物的抗旱本领
①有人在亚里桑那的沙漠里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把一棵37公斤重的仙人球放在室内,一直不浇水。经过六年,它依然活着,而且还有26公斤重。植物的这种抗旱本领,真是令人称奇!植物经过漫长的进化和繁衍,不仅有着适应干旱环境的非凡能力,而且具有种种神奇的抗旱本领。
②减少水分蒸腾是植物抗旱的有效方式。为了节省水分,有的叶子退化成针状或棘刺,有的生有茸毛,有的体表披上一层角质或蜡质,有的叶子还会蜷曲、闭合。这样,就会减少水分蒸腾。生长在我国北方草原小野莴苣,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叶片不是以平面向着太阳,而是像刀刃似的向上,叶子与地面垂直。由于这类植物的叶片的背面,腹面几乎受到等量的光照,所以两面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更为有趣的是,树姿奇特的光棍树终年不长叶子,只有光溜溜的树杈。这是因为该树的故乡在炎热的非洲干旱地区,那里常年无雨,异常缺水,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它们叶子逐渐变小,甚至消失,而树枝变成绿色,以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
③    。有些植物的叶子不但退化成针状或棘刺状,以减少蒸腾,而且营养器官变得肥厚多汁,以便自身贮藏水分。猴面包树生长在非洲东部的热带草原里,成龄大树一般高约25米,而直径却达5米,有的甚至超过10米。远远望去,犹如巨大的酒瓶。在干旱的时候,树上不长叶子;到了雨季,才开始长叶、开花、结果。同时大量吸收水分,贮藏在肥胖的树干里,以备旱季之用。生长在墨西哥沙漠的仙人掌像一座座巨大的烛台,通常有10—15米高,粗得一个人都难以合围,体内水分竟达95%以上。在它巨大的身躯里,能贮藏一吨以上的水。当旅行者缺水时,打开它的躯干,就可以饮到清澈的淡水。因此,它享有“沙漠里的甘泉”之美名。
④强大多样的根系是植物抗旱的保证。干旱的草原降水量极少,水分蒸发极快,雨水往往只能湿润土壤的表面,下层的土壤却很干燥。这些地方生长的根茅、隐子草和沙蒿,都长着入土不深、分枝极多、平铺在土表层的根系。沙拐枣的垂直根系较浅,水平根系则长达十几米,只要地面有一点点水分,它就能充分吸收。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有的植物地面部分大大缩小,地下部分却大大增加,主根扎得很深。一株不到半米高的白刺,主根长13米多,侧根长6米以上,根幅14米,相当于冠幅的30多倍!
⑤忍耐干旱的植物的抗旱生理物征。有了这样的生理特征,才使得有些植物在严酷的干旱面前,表现出异常顽强的生命力。
【小题1】选文第一段写“一项有趣的实验”,其用意是什么?(2分)
【小题2】根据文段内容,为第③段横线处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3分)
【小题3】选文运用的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4】根据文意,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对号,错误的打错号)(3分)
(1)为减少水分的散失,光棍树的叶子逐渐退化,用绿色的树枝进行光合作用。    
(2)生长在墨西哥沙漠的仙人掌身躯巨大、贮水丰富,被称为“沙漠里的甘泉”。    
(3)沙拐枣能充分吸收地面水分,是因为它的垂直根系和水平根系都很发达。     引出说明对象,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网友回答

(答案→)引出说明对象,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解析:
【小题1】小题1是对说明文开头作用的考查
【小题1】小题2是概括段意,补写段首句的考查,这要求考生们要自己读懂文章,才能做出较为准确的作答
【小题1】小题3是对说明方法的考查,是较为常见的题型。美中不足的是,今年的说明文考查没有涉及到“加点字词的能否去掉”等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类似题型。
【小题1】今年考查的说明文与2010年的《淘米水的妙用》相比,难度持平。选材具有很大的趣味性,避免了枯燥无味,避免了学生不爱读、不想读说明文的现象发生,体现了人文关怀。考试说明中说今年的题型会有所改变,会出现连线、判断等新的题型。今年新的题型是判断题,出现在了说明文考查中,它相比较于简答题、选择题,判断题具有信息量大、区分度好的特点。我省近十余年在中考中没有使用过这一题型,该题型的出现,丰富了我省中考的考查方式。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