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游六桥①待月记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22:04:35

晚游六桥①待月记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②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③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注】①六桥:西湖苏堤上的六座桥 。 ②罗纨:罗与纨都是丝织品,这里指穿着各色丝织品的富裕游客。③夕舂:夕阳的代称。形容日落西山的样子。 1.下列句中加线的“于”与“多于堤畔之草”中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苛政猛于虎也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达于汉阴                             D.万钟于我何加焉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开头指出春景、月景、朝烟、夕岚是西湖最美的景色。B.当今年春天梅花盛开,尤其是石篑要“我”赶快去欣赏傅金吾园中的梅花时,我却迷恋桃花,可见我只喜欢桃花而不喜欢梅花。C.作者描绘西子湖畔的春游图,由物及人,先从侧面写西湖桃花之盛,再写沿途观花的游人之盛。D.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与众不同的独到的审美情趣,表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山水为乐的情感。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线词语 (4分) (1)与杏桃相次开放     相次:________    (2)石篑数为余言      数:______(3)止午、未、申三时   止:__________    (4)其实湖光染翠之工  工:______4.翻译下列句子。(4分)(1)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2分)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2分)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1.(2分)A  2.(2分)B3.(4分)①依次,相继  ②屡次,多次   ③同“只”,仅仅    ④精巧4.(1)(2分)我当时被桃花所迷恋,终究舍不得离开湖边。(2) (2分)这种乐趣只能留给山中僧人和游客享用,怎能对凡夫俗子说呢?
【解析】1.试题分析:例句中的“于”是“比”的意思。A中的意思相同,B译为“在”,C译为“到”,D译为“对”。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点评:平时学习中,对于文言虚词、多义词要多加比较,知道它有几个意思,并分别举出例句,积累下来。遇到多义的文言虚词、实词后一定要加以联想,想一想在其它句子中该词是什么意思,这样熟能生巧。考试时再遇到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区别开了。2.试题分析:“可见我只喜欢桃花而不喜欢梅花”的说法是错误的,原文中说的是“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是为了表现我对桃花的迷恋,但没有表达不喜欢梅花的意思。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课文内容的理解、辨析能力。点评: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在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再精读各项涉及到的语句,并运用所学文言文知识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去衡量,辨析得出答案。3.试题分析:“相次”与现代汉语的意思相仿,译为“次弟,相继”。“数”是多义词,此句中应为“多次,屡次”。“止”根据语境可知是通假字,应译为“只,仅仅”。“工”在课本中的文言文中接触较少,只能根据语境推断,也可根据“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两句感知出它与“妙”的意思相近,可译为“精巧,精妙”。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4.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这两句中的关键词有 “为” “去”“安”等。“为”是多义字,此句中应译为“被”,“去”是文言文中固定用法的字,应译为“离开”,“安”根据语境应译为“怎么,怎么能”。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