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应该怎么理解,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意思

发布时间:2020-07-11 12:24:42

《论语》中:“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应该怎么理解,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意思

网友回答

意思是: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
  原文: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译文: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他的仁德已经达到了极限,不能再增加什么;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整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的人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扩展资料
  《论语》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还有就是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时语言浅近易懂,接近口语,也是一个特点。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
  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

网友回答

这是孔子在追求仁这件事上的现象与本质的辩证论述。(解读的时候我赞同把原文第一句的逗号去掉,下面是自己的解读,补充得比较多,还是原文更有韵味)
  我没有见过真正追求仁的人(去)厌恶不仁德的人、事的。真正追求仁者,是最好的了,(而那些说着好仁)却厌恶不仁的人,他们追求仁啊,只是不让不仁的东西接近、发生在自己身上(他们都只注重外在形式),(他们之中真的)有能花一整天的时间用自己(全部的)力量在追求、践行仁上面吗?(答案当然是没有,那么原因是他们力量不足吗?)我没有见过(因为)力量不足才不能这样做的。可能有吧,但我没有见过!(这是一句是嘲讽,言下之意,那些“恶不仁者”真正不这么做的原因是没有在思想上,本质上真正地追求仁)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