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南朝民歌,完成1?题。 西洲曲① 忆梅②下西洲③,折梅寄江北④。单衫杏子红⑤,双鬓鸦雏⑥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⑦飞,风吹乌桕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⑧。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⑨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⑩。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阑干头。阑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揺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注:①一作“南朝民歌”。②忆梅:指回忆在西洲折梅的往事。③西洲:洲名,在长江中。④江北:情人住地。⑤杏子红:像杏花一般鲜嫩的红色。⑥鸦雏:小乌鸦,羽毛黑而柔软。⑦伯劳:鸟名。据说习惯单栖。⑧翠钿:嵌有宝石的头饰。⑨莲心:双关语,“爱怜之心”。⑩望飞鸿:表示希望鸿雁捎个信儿给江北的情郎。海水:如海的水。摇空绿:水天一色,相接相映,好像一齐摇荡起来。1.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2.诗中选择的意象有何特点?起什么作用?你能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吗?3.全篇摇曳生姿,有一种回环往复、令人陶醉的音韵美。试作简要分析。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参考答案:通过对季节变换的描写,表达一个女子对所爱男子的深切思念。 解析:抓住关键词:忆、莲心、清如水、彻底红、愁、吹梦。2.答案:诗中选择了一系列意象,如伯劳、莲子、飞鸿、海水等。其特点是均具有象征意味,如“伯劳”,好单栖,此暗喻女子孤单的处境;“莲子”,即“怜你”,爱你之意;“飞鸿”,书信;“海水”,即悠悠之愁。作用:极生动地展示了女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3.参考答案:诗歌以“忆梅下西洲”始,至“吹梦到西洲”终,回环往复,先后写了折梅、采莲、置莲、忆郎、倚栏、海水,语言宛转动人,音节和谐流畅,令人陶醉。解析:从艺术技巧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