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生命里的山峦 杨闻宇 五岳之外,黄山、庐山、峨眉山也属于了不得的大山。苏东坡有一首《题西林壁》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实际上,无论进入哪座大山,苏东坡在庐山的这等感觉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是谓通感。 人在成长途中总要进入不同的境地。不同的境地皆可以大山为喻。 大地上最为赏心悦目的,是纤尘未染的青山绿水。对于美妙青春,无妨喻之为“青山”。人在青春期,万象蓬勃,眼前是绵森无限的光阴与岁月,裹挟着七彩缤纷的前程与理想。浑身有使不完的丰沛气力……然而,古往今来的走出青山者,自悔青春懵懂,因为少壮欠努力而到世上空来了一回的大有人在,认定青春得意而无悔者,能数出几人呢?一代代的过来人告诫儿孙辈珍视青春,几近于对牛弹琴。 春日之山容,其色如黛,《西厢记》称崔莺莺“这些时春山低翠,秋水凝眸”,隐喻爱情的最佳状态。步入婚恋期的男女,青春被推至极致,自然是进入了“春山”。春山美梦,千古之谜,且不计爱情波涛中翻船溺水的众多男女能泅出凡人,世上的长久夫妻纵然不少,其爱情内涵究竟如何?在“长久”这棵大树上又曾吊死过多少真正的爱情?千秋万岁,涌进春山者熙熙攘攘,爱情与婚姻一直是谁也躲不开又怎么也理不清的人生命题,就连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也变成了那“爱河饮尽犹饥渴”的角色。 女儿家秀媚明艳,娇美绝伦,无妨说是步入了“丽山”之境。数千年里,有哪一位出类拔萃的美女、丽人的下场收局是令人称道的呢?女性秀外惠中,敏感聪颖,可她们只能从镜鉴中、水月里、人们的眼光中看到本身无上珍贵的潜在值,谁也看不清潜在值背后所潜伏着的危机。 第四座,是财富堆叠成的亮灿灿的“金山”。 人行于世几乎都有投向金山的欲望。奇怪的是,进入之后即使已经腰缠万贯,却不可能知足知止。富人自身也无所适从,不知巨额钱财要将自己导向何方、归宿何处。西方的富人长期摸索,最后归纳为“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于是热衷于慈善事业。后起的东方富人呢?硬是被巨富送进了地狱而仍是迷财不悟者,屡见报端。非凡的迷惑力之外,金山内在的渗透力也极为强烈。 与金山齐肩并峙的为“官山”。 涉足官场而握得实权者中,有一些人便很难看到身在其位而应负的社会责任,唯觉官越做大自家的水平就越高。身前身后,赞声盈耳;顾盼左右,实惠麋集;“一阔脸就变”,实在是由不得自己。 还有一座是“健山”。健者强壮,失去健康的生命,病痛殃殃的躯体,任是什么也无从谈起,也就是说,生命进程中的任何山峦,都得老老实实拜伏在“健山”脚下。医院是人生途程中的一个紧要去处:出了“健山”之人只好进医院,进得医院者又不能不回头看而“一览众山小”,这时才体认出平时不在意的健山实乃诸多山峦里的“神山”。拥有健康之日,人总是不知珍惜,待会得“珍惜”之意时,健康已如流星之坠,追悔复又何及! 人生历程中最后一座山是“老山”,是人生不得不进入的岁暮之山。山深龙蛇古,能进此山者,自以为过的桥比年轻人走的路长,自诩成熟而智慧。但是容易保守、僵化、固执、固步自封,觉不出自己在社会进步面前已成老朽。“朽木不可雕也”,他常因昏睡过甚而自以为是,反将此语施与年轻后生。看样子,老人也有个桑榆困境,很难走出生命里既定的最后一座山峦。 人生一世,丽山、官山等之外的五座山峦,大抵上是绕不过去的。每座山峦,自成境界;境界有别,人往高处走。 (选自2007年1月《光明日报》,有改动) 1.文章第一段引用苏轼的《题西林壁》有什么用意? 2.古往今来,走出青山者。为什么许多人会有“悔”意? 3.作者在最后一段中谈到“人生一世,丽山、官山等之外的五座山峦,大抵上是绕不过去的。”为什么这“五座山峦”绕不过去?作者写作此文的意图是什么? 4.其实,在人的一生中,有的人因某一方面成绩优异而一举成名,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名山”。请学习作者的写法,写一段有关“名山”的文字。(不超过100字)
网友回答
1.引出下文对生命里的山峦的描写和议论;说明走进自然的山峦与人类生命的山峦有相通之处,身处“山”中,往往不能完全体会每座“山”的境界。 2 ①过分沉醉在“青山”的美景中不能自拔,看不出“青山”中潜在的危机而迷失沉沦; ②少壮欠努力,不能珍视青春,碌碌无为。 3.①这五座山峦,是大多数人必须经历的,每个人往往都经历青春、恋爱和婚姻、积累财富,拥有健康和步人老年。 ②告诫每个人都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弄懂生命中每座山峦的内涵,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示例:人一旦成名,金钱、美女、官位等往往随之而来。但“人怕出名猪怕壮”,人出了名,可能无形中断送自己已呈显出曙光的事业。各行各业的成名者,为什么晋升为里程碑的罕稀难逢呢?“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为名所累,正是原因所在。